权力文化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pdfVIP

权力文化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权力文化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pdf

地方治理研究 2017年第1期 傅琼,练艺.权力文化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J].地方治理研究,2017,(1):64 -72. 权力文化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 傅  琼,练  艺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乡村是中国文化基因原生之地,其内在的文化网络是乡村善治的基础。 晚清以来 国家政权的下沉,逐步改变了乡村的权力文化网络及“双轨政治”治理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30年 间的乡村运动及政权建设,进一步消解了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外在形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出现,乡村治理中经济效益至上逻辑压抑了权利文化网络新生的步伐。 后税费时代, 发挥权力文化网络在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 平、实现乡村善治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乡村治理;权力文化;乡村社会 [中图分类号] D0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1243(2017)01-0064 -09 一、中国乡村社会的一般特征 中国五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人是靠土地谋生的,这种对土地的依附使人们集中在一块 土地上共同生存,由此形成了村落。 村落是乡土社会的最小社区单元,其规模不等,小到只有三 户人家,大到千户。 在社会变迁速度较慢、人口流动很小的社会,向土地讨生活的村民对所生活 的村落十分依赖,村落对于村民来说就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地方。 这样安土重迁 的社会形态形成了乡村社会的特征,并成为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形成基因。 (一)乡村社会是熟人逻辑扩散之地 农耕时代,由于人对土地的依附,造成空间格局上的孤立,村落与村落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和 往来,使村落之间形成各自的社交圈子,赋予了乡村社会以地方性的特征。 这种地方性意味着村 庄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少,但是却使村庄里的村民们之间接触更加紧密,更加熟悉。 熟悉是从长时 [收稿日期]2016-09-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1YJAZH027);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SH09);江西农业大学协同创新招标项目(XDNYA1511)。 [作者简介]傅琼(1972-),女,江西樟树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乡村 社会与文化研究;练艺(1991-),女,安徽芜湖人,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乡 村社会建设研究。 万方数据 — 64 — 权力文化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 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1](P9)。 熟悉对于乡村社会而言也不仅仅是一种 感觉,更体现其蕴含的意义上。 熟悉对个人来说,使生活变得简单,成为自己的人际资源;熟悉对 于村民来说似乎就意味着一种信任感,而这种信任对人际关系的作用很大。 譬如,在遇到事情时 就会说“大家都是熟人了,打个招呼便是”。 这样的信任是不需要契约甚至凭证的,否则就是见 外了。 熟悉感衍生出乡村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一方面,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差序结 构。 这种由己向外推出去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一条私人关系线上都有一个不同的道德规 范,而这样的私人道德只有在特定的关系中才起作用,如果换了对象,可能就不管用了。 所以,在 乡村社会没有像法理社会一样有相同平等的治理原则和规范,人们更倾向用关系亲疏来做一对 一的处理。 另一方面,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共同经验,并成为村庄中每个成员都应该遵守的约 定,这便是礼。 在乡村社会,礼的作用和效力远远高于法律和道德,它比后者更能约束村民的行 为,同时也是协调各种矛盾关系的最有效的准则。 虽然礼并不等同于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但在 乡村社会,讲礼可以等同于讲良心,如果做了违反良心的事情,那就可以认为是不讲礼了。 礼是 源于内心的服膺,不同于法律的外在强制,因而它的功效往往甚于法律。 现代司法制度对乡村社 会礼治秩序的破坏使得其建立法治秩序困难重重,需要做一番变革才可在乡村社会推行。 (二)乡村社会是双轨治理并存之地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每一位统治者为实现国家 的统一,都坚持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