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作 ·批评 ·传媒
众声喧哗下的打工文学
孟海龙 何希凡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摘 要: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必然要受到
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立足于单纯的文本分析,势必会造成对打工文学的片面理解。为了能够更全
面地把握打工文学之特点,试从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入手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分析其在传媒和文学批评
影响下的崭新特点。
关键词:打工文学;文化部门;文学批评;传媒
中图分类号:F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11)05—0o97一o4
0 引 言
打工文学诞生至今,虽然历经坎坷,但依然能够稳步前行,并且引起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
既有的研究中,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打工文学的社会意义、思想内涵和审美特点,这些研究对于提
升打工文学的文化地位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忽视
影响打工文学发展的批评和传媒等重要因素。
l 时代的滋养、文化部门的培育及打工者文化需求的觉醒
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初期农村经济优势丧失,大批
农民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涌向城市谋求发展。90年代以来,国企改革步伐加大,大批工人下岗。进入
21世纪,由于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大量大中专毕业生被推向就业市场自主择业,庞大的打工群体由此形
成。早期,打工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以深圳为中心的沿海开放城市。打工者来此谋求生活,追寻梦想,以
求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空。不得不说,深圳能在短短30年内奇迹般地崛起,这一现象本身就给打工者
带来了对成功的无限遐想。一时间“下海热”、“深圳热”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尤其是到了现今,开放
战略迅速推向全国,内陆城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用工数量需求激增,打工浪潮一浪盖过一浪,随之成为
全国性普遍现象。
毫无疑问,打工文学滥觞于打工群体,最早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深圳从一个小渔
村发展为国际性大都市,但一直以来却被认为是商业之都,文化沙漠;经济巨人,文化侏儒。对此,深圳
收稿日期:2011—02—27
作者简介:孟海龙,男,河南南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 ..— — 97.-.——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卷5期
文化部门一直忧心忡忡,急于寻求与城市经济地位相称的文化地位,不惜投入巨资建设一大批文化基础
设施,诸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大剧院、电视台、南国影联、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华夏
艺术中心等颇具规模的骨干文化设施。与此同时,深圳市文化局也联合文化部在1993年12月创办全
国首家“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并邀请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为深圳文化发展把脉开方。余秋雨认为:“当
代世界为儒家文化、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三大文化板块相互冲撞所困扰,而深圳却是一个难得的文化
缓冲、文化和解之地,是一个三大文化板块都为之留出一定空间的‘三角地’,其文化环境疏松,可塑性
强。这种时空背景适合于以开放、探索、创新为特征的青春型文化生长。”_2』1。为创建本土文化寻找理论
依据,随后特区文化工作者大力发掘本土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一批本土人文历史资料,编纂出版了《深
圳民间歌谣》、《深圳城市史》等专集。“打工文学”的发现和弘扬实际上也是这种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
远离故土、亲人,作为城市的异乡人,打工者在“军事化”管理的工厂里,每天穿梭于宿舍、车间和餐
厅之间,原本没有多少业余生活可言。然而枯燥的生活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文化需求。可以说,打工文学
的出现正是他们文化需求的表现形式之一。
2 文化部门、批评和传媒多重互动之下的打工文学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在深圳诞生的这一文学现象,打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政府文化部门和传媒
以及它的阐释者杨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市场管理规范.doc VIP
- 癫痫病人的围术期麻醉管理.pptx VIP
-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银屑病的治疗》课件.ppt VIP
- 2023年下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全套教案.doc VIP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中建七局《准代建模式EPC项目策划总结交流材料》.pptx VIP
- 2025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运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第2版)课件全套 甄久军 项目1--5 典型运动控制系统的认知与装调 ---伺服电动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调试.pptx
- 成都高新区街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25年第一批次编外聘用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