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制作的幻灯片1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聚氰胺 班级: 石化专09-2 制作者 : 学号:48 有关参考来自: 《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 》,键康网,百度百科,央视报道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人民教育网。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於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三聚氰胺是氨基氰的三聚体,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用作阻燃剂。它也是杀虫剂环丙氨嗪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简称三胺,俗称蜜胺、蛋白精,又叫2 ,4 ,6- 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 分子立体模型 :     分子结构 化学式(分子式) C3H6N6   相对分子质量 126.15   CAS 登录号 108-78-1 分子模型   EINECS 登录号 203-615-4    (左图为结构简式,上图为其球棍模型示意图) 物理性质: 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不可燃,无味,低毒,密度1.573g/cm3 (16℃)。常压熔点354℃,急剧加热则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0℃时,约为3.3 g/L,即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 化学性质: 呈弱碱性(pH值=8),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合成工艺 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 三聚氰胺之父——李比希 早期合成使用双氰胺法:由电石(CaC2)制备氰胺化钙(CaCN2),氰胺化钙水解后二 聚生成双氰胺,再加热分解制备三聚氰胺。 目前因为电石的高成本,双氰胺法已被淘汰。与该法相比,尿素法成本低,目前较多采用。 尿素以氨气为载体,硅胶为催化剂,在380-400℃温度下沸腾反应,先分解生成氰 酸,并进一步缩合生成三聚氰胺。 反应式为:6 CO(NH2)2 → C3N6H6 + 6 NH3 + 3 CO2   生成的三聚胺气体经冷却捕集后得粗品,然后经溶解,除去杂质,重结晶得成品。 尿素法生产三聚氰胺每吨产品消耗尿素约3800kg、液氨500kg。   按照反应条件不同,三聚氰胺合成工艺又可分为高压法(7-10MPa,370-450℃,液相)、低压法(0.5-1MPa,380-440℃,液相)和常压法(0.3MPa,390℃,气相)三类。   国外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大多以技术开发公司命名,如1.德国巴斯夫(BASF Process)、2.奥地利林茨化学法(Chemical Linz Process) 3.鲁奇法(Lurgi Process) 4.美国联合信号化学公司化学法(Allied Signal Chemical) 5.日本新日产法(Nissan Process) 6.荷兰斯塔米卡邦?既DSM法)等。这些生产工艺按合成压力不同,可基本划分为高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三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