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之精神疾患—忧郁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常见之精神疾患—忧郁篇

失智症(I) 記憶力衰退為主要症狀,其他認知功能障礙為輔 定向力 現實感 抽象思考 判斷力 運算能力 失智症(II) 盛行率 >65歲,約5%severe dementia 15%mild dementia >80歲,約20%severe dementia 分類 阿茲海默症 (原發性)為最大宗 血管型失智症 (續發性)次之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is a progressive brain disorder that gradually destroys a person’s memory and ability to learn, reason, make judgments, communicate and carry out daily activities. Arch Neurol. 60(8):1119-22, (2003) 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0 失智症(III) 廣義上而言,「失智症」可謂是「器質型腦症候群」之一種疾病 常見精神方面的併發症亦相似 BPSD (Behavioral-Psychiatric Syndrome of Dementia) 行為方面 精神方面 BPSD- 失智症的行為及精神症狀(I) 行為症狀 錯認行為 將熟悉的人誤認為他人 收集行為 延續年輕時勤儉習慣,將物品收集回家 虛談行為 談論沒有發生的事情,或否認有發生的事情 重覆言談與行為 重覆講一樣的事物,或一直要求吃飯,洗澡或上廁所 也可能反果過來一直拒絕上述行為 BPSD- 失智症的行為及精神症狀(II) 精神症狀 妄想 被偷妄念 不忠妄念 被害妄念 幻覺 視幻覺為主 情緒症狀 煩躁、激動、易怒、易哭泣難過 日夜顛倒,夜間不睡,入夜後意識不清,行為更加混亂 「黃昏症候群」 BPSD- 失智症的行為及精神症狀(III) 治療與處置 抗鬱劑或抗精神藥物 對續發性失智症必須控制原發病兆 如高血壓、防再度中風、電解質監測 安全防護 跌倒預防、生理需求的滿足、個人清潔的維護 提供適度照明、安全環境 心理、情緒支持與安撫 行為引導 提供正確指引,如日曆、大時鐘 指令務必力求簡單、易懂 老年常見精神疾病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嚴烽彰 精神疾病的分類 以「現實感」的有無、好壞分 精神官能症 (Neurosis) 現實感佳 又稱輕型精神疾病 以焦慮症為大宗 精神症 (Psychosis) 現實感差 又稱嚴重型精神疾病 以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鬱症、重鬱症併精神症狀、嚴重型器質性精神疾患、失智症併精神症狀、自閉症為主 老年常見的3’D’ Depression(憂鬱症) Dementia(失智症) Delirium(譫妄) 憂鬱症(I)—九大症狀 對事物不感興趣 情緒低落 食慾改變 睡眠障礙 心智活動改變 體力變差,容易有倦怠感,缺乏活力 無助、無望、無價值感,常自我責備、過多及不洽當的罪惡感 精神無法集中,或做事變得猶豫不決 反覆想到死亡,出現自殺的意念、威脅或行為 憂鬱症 (II) 九大症狀必須有五項以上 時間最短持續達兩個星期以上 影響其生活功能 始能稱為重度憂鬱症 ICD categories: 296.3- 終生盛行率-15% 性別-女性是男性的兩倍 好發年齡-20-50歲,平均約40歲 老年憂鬱症(I) 成因 源自年輕時即患有此症 對身體老化、功能退化、病痛不適的反應 心理上無法調適喪偶、兒女另立門戶、獨居(或家人安置於安養機構)、或面對死亡的陰霾 腦部病變,如腦梗塞、腦溢血、水腦、腦瘤、巴金森氏症等引發續發性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II) 治療與處置 抗鬱劑 對續發性憂鬱症必須控制原發病兆 如血壓、跌倒預防 心理支持 團體治療 如老年懷舊團體 家族治療 如懇親大會 活動治療 如中秋烤肉、除夕圍爐、端午包粽 器質性精神疾病 又稱「器質性腦部症候群」 顧名思義即凡因身體疾病直接或間接引發精神症狀者 如為瞬間發作,合併意識混淆不清,無法清楚對答,並有下列症狀,且意識欠清晚間尤甚,則極可能「譫妄」 精神症狀所涉範圍極廣,端看受影響區域 思考障礙(如器質性妄想症) 知覺障礙(如器質性幻覺) 情緒、衝動調適障礙(如中風後憂鬱、情緒失禁) 認知行為障礙(如血管性失智) Intensive Care Unit Syndrome ICU syndrome ICU psychosis 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stcardiotomy delirium Cardiac psychosis Delirium DSM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