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简析——沈万三研究札记之.docVIP

《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简析——沈万三研究札记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简析——沈万三研究札记之.doc

  《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简析——沈万三研究札记之 《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是一篇重要的关于沈万三及其家族的考证文章。说该文重要,是基于如下的原因:  一该文内容比较全面。从沈万三致富到沈氏家族的“覆败”,从沈万三生卒至沈氏家族一些成员的行事等等,都有涉及。  二发表较早。该文发表于1999年,紧接在苏州发起第一次沈万三研究高潮,出版论文集《江南巨富沈万三》之后。  三已故顾诚先生,是著名史学家、南明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为该校历史学科带头人。据他的一位朋友在悼念他的文章中介绍,顾先生治学、撰文十分严谨,文中曾用成语“竭泽而渔”形容顾先生搜罗资料范围之广、功夫之深。  四该文发表于著名的学术刊物《历史研究》。该刊一度曾是晋升教授的“门槛”之一——有高校在评审史学教授职称时,曾规定必须有若干论文发表于该刊——可见该刊学术地位之崇高。顾先生关于沈万三的文章在该刊刊出,就是该文重要性、权威性的一种体现。   《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一文较长。全文分四大部分:一为《前言》;二是《沈万三是元朝人,有关他本人在明初的一切“事迹”纯属讹传》,其中又有“沈万三家族的基本情况”、“从相关人士的著作来考察”、“沈万三生卒年均在元代的依据”等三个小标题;三是《沈万三家族的覆败》;四为《余论》,又分成“沈万山家致富的原因”、“有待于继续探讨的问题”两部分。   笔者初读该文印象较深的是《前言》中开头就说“沈万三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人物。……近年来,更掀起了一股沈万三热,他住家的地方周庄——今属太仓市,成了旅游胜地。沈万三故居——沈厅(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整修过的)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镇上小店里卖的‘万三蹄子’、‘万三饼’,更使旅游者于大饱眼福之余增添了口福。”   很明显,熟悉周庄旅游文化的人一看就知道,顾先生这三四句话里就有两个错:沈万三家所在的周庄,在昆山市,并不是“今属太仓市”,太仓与昆山并级,都是苏州市管辖下的县级市;说“沈万三故居——沈厅”也是一错。顾先生的这个错,与文化学者余秋雨的完全一样,有人因余秋雨的这个错,特地作文批评。沈厅的确不是沈万三故居,而是沈氏后裔在清乾隆间建造的。笔者曾在沈万三研究札记之八《沈万三居所是沈厅》文中称,这样的小错,不值得特别作文批评,因为这只是一翻书就能解决的事。笔者现今仍持类似看法——顾先生这俩错只是无伤大雅的瑕疵,丝毫不会降低其《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一文的学术价值。这里仅顺带指出而已。   令笔者印象真正深刻,并引起重视的是该文中关于“史学界连沈万三及其家族的基本情况都不甚了了”,“沈万三是元朝人,有关他本人在明初的一切‘事迹’纯属讹传”的观点。顾先生这一结论是那么地斩钉截铁、居高临下,让人领略到了顾先生生前那种很有些俯瞰下界、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学界泰斗风度。因而对顾先生该文再三认真阅读,他文中的主要相关证据是:   1、清《乾隆吴江县志》卷五十六《旧事》有“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的记载,而此记载又来自明莫旦撰于弘治元年的《吴江志》;   2、元末明初人王行撰《沈荣甫墓志铭》有“荣父,姓沈氏,讳荣,世为苏之长洲人,考富(即万三——顾注),妣曾。生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顾注)春正月闰之甲申,卒于国朝洪武九年(1376年——顾注)秋八月之壬寅,得年七十有一”的记载;   3、沈达卿是沈万三的儿子。等等。   然而,顾先生却在《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文中开始就花费了相当多的笔墨论证明王行所撰《沈荣甫墓志铭》提到的“考富”——沈荣之父沈富,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前,即在他儿子沈荣去世之前即已亡故。其实在这个已经十分清楚、明显的问题上是不值得旁征博引的——该墓志铭中的文字已经明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提到这位沈荣之父时,一称“考富”,二称“先君子”。古时“考妣”一词,可称在世的父母,《尔雅·释亲》:“父曰考,母曰妣。”郭璞注引《苍颉篇》:“考妣延年”,也可称去世的父母,《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而“先君子”一词则专指已去世的父或祖父。现这两个词同时用于文中称呼沈荣之父,不就明白表示沈富死于他儿子沈荣之前?   顾先生的核心观点是“沈万三是元朝人,有关他本人在明初的一切‘事迹’纯属讹传”。所以,笔者认为,判断顾先生运用他提出的那么多证据进行的考证是否正确的最重要的“关节点”,是《沈荣甫墓志铭》中所说沈荣之父沈富是否就是周庄的那位字仲荣,号万三公的沈富,也就是笔者曾在沈万三研究札记之一《两个沈富值得关注》中提出的“尹山沈富”与“周庄沈富”是否是同一个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许多相关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他的核心观点也就成立了,也就令人信服了。   可是,在论证关键的“尹山沈富”与“周庄沈富”是否是同一个人时,顾先生却是相当乏力。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