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殡仪文化——盖棺
殡仪文化——盖棺
瞻仰遗容完毕后,接着要盖棺。盖棺由别人来做,民间又称为“镇钉”。镇钉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能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盖棺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例如河南一带,禁孝子进前,孝子要在门外候听。里面钉棺者敲击一声,外面孝子就高呼一声:“勿警”,俗谓之“躲钉”。山东一带,如出嫁之女在夫家病死,收殓盖棺必须由女家之父母兄弟亲自钉棺,名曰“引钉”。若女家亲人不到,其公、婆、丈夫等都不敢自行作主。虽中年以后,儿孙满堂者,亦必如此。因此,就有女家据此而妄行勒索者。白族人入殓盖棺时,须留下一根钉子不钉死,要由其亲人加钉。若是女子和入赘男子,则由其娘家或父家的人亲自加钉。彝族人在盖棺时,位于棺木中间的一颗“子孙钉”不兴打紧。要在它上面拴一根红线,由孝子用手拉着,木匠轻轻地敲一下就算了,意思是“留后”。禁忌把这颗钉死,否则,以为对子孙后代不利。北京地区,盖棺是在孝属们瞻仰遗容后的突然的哀哭中进行的,全部孝属均围跪在柩前(死者入棺之后,棺材才能称“柩”,下文中将有解释大哭,并且还不停地烧纸钱。大殓时,棺盖上的三根木梢钉只钉一根,其余两个留到出殡时才钉上。如果有远道亲友赶来瞻仰遗容,还可以打开棺材。钉钉的时候,长子跪在地上打喊:“亲人躲钉!”钉好钉,大殓就算结束。
天津市北辰区的入殓需经“人主”(男子族长,女子父兄)准许,否则有“闹丧”之说,实际上是为死者(多为妇女)争最后的面子。入殓时,外姓人或与死者同属相者都要回避,由出嫁女买的红布挂在棺材里,再按男勺女瓢的要求在棺材底上放置7枚铜钱或镍币。尸体入棺后,用锯末纸包放在尸体周围,以固定尸体。然后放如随葬品,并把“打狗饼”、“打狗棒”放在死者的袖子中或身边。嫡亲女眷用镜子照死者全身后摔碎或以新棉絮蘸水擦洗死者双眼,这叫“开光”。抬尸体和开光时,不许丧家哭泣,更不准眼泪落入棺材内。盖棺前,将死者盖身子的不扯下一部分,着叫留福后人。盖棺时,按四角预留榫眼由死者的继承人(即长子或长孙)下销,若单亲尚在,男空右下角,女空左下角,男(女)棺左(右)上角的标志钉要折弯,上呈一片桃叶,栓五彩线,以示死者性别,并只钉一半。钉钉时,孝子要喊:“亲人躲钉!”而天津静海县地区,盖棺是由忙事人钉棺盖,并把锤子交给孝子们,孝子们轮流象征性地钉棺,这叫做“受钉”,并一起举哀,吹鼓手奏乐。原来停放尸体的灵床随即拆掉,香案、长明灯转移到棺材前。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