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ndustry 【业界 市场观潮
大工地 ,木材的需求进入了高峰期,莆田 往往大都住北京。 “我妈妈、老婆、孩子、 的加工厂里生产的竹夹板、工地防护栏和
商人也随着各地城市发展的步伐,形成了 小孙子都在北京,我们只有到年底才会一 木花盆。如此一干两年。到1986年,手头
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起回莆 田过年。”张国林说,“莆 田的元宵 有了三五万块钱的潘文春开始正式进入木
在绥芬河车站附近的一家沙县小吃, 节是全国最热闹的,去湄洲岛拜妈祖,初 材行业。
刚刚18岁的张建东用向大伯临时要的 100 六开始到处搭台唱莆仙戏。” 潘文春家有兄弟4个,另外还有 3个
元钱请记者吃了一顿早餐。 这种乡情在莆仙话里有一句话概括得 堂哥,全都在做木材生意,和张国林家一
关于童年,张建东对在北京石景山黄 很熨帖 :“长安虽好不如旧居。”这话是潘 样,潘家的7兄弟也是个联合体。大“堂哥
庄度过的那一年印象最深。那里的木材厂 文春对记者说的。在北京朝阳管庄的一处 比我大20岁,他名声好,在老家一个包工
规模很大,乌泱泱都是说莆田话 的人,他 院子里,记者见到了45岁的潘文春,他就 头那里帮我借了 钱,当时是三允息。”就
常常在厂里的大圆木和木方垛上爬。一年 是被张国林称为公司幕后 “大老板”的人。 这样他和堂哥潘文龙搭伙,两人一起凑了
后,他跟着大伯搬去了海淀的西北旺,在 说起木材帮的来龙去脉,他 比张家伯侄追 二三十万元,就往东北跑。
那里开始上学。 溯得更远。 那时候的兴安岭木材资源很丰富,所
张建东记得,小时候家里只有一套锯, 木材帮的最早起源,是莆田忠门乡下 谓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塔河的加格达
不像现在,公司的每个锯房都有三套。他 的蒸笼生意。 奇在当时是莆田人在兴安岭的据点。从那
把北京本地的同学称为 “千金、少爷,和 而通过做蒸笼,忠门人和毛竹、木材 里开始,潘家兄弟坐上林区火车,差不多
他们不一样,我们从小就有 自食其力的想 打起了交道。而在全国各地找到毛竹和木 把兴安岭的每个县林业局都跑遍了。当时
法。”从小学 3年级起,他都是在学校里 材的货源后,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建筑工地, 的桦木、落叶松的价格远比现在便宜,是
做完作业再回家,然后跟大人一起干活,原“ 开始贩卖竹胶板和木头。不过,木材属于 三四百块钱 1立方米,1个车皮装50至70
木我还搬不动,就搬木方,天天码来码去。” 国家控制的资源,在各地的砍伐和交易需 立方米 ,两三万块钱。潘文春说,当时,
跟妯娌们一起去北京的母亲几乎不监督他 要指标 ,莆田人的办法是,花钱以各种机关、 他们 1个月也就是发三五个车皮,而不像
做作业,只说,不好好上学就得干活。“莆 单位的名义,找林业局买指标。 现在,1个月有二三十个车皮的量。他的第
田人的孩子从小就懂木头,看树皮,看结 潘文春是 1984年到北京的。这年中 1桶金来 自1988年起和北京东城古建公司
疤就知道木头好不好。” 秋后,他揣着父亲从信用社贷的500块钱, 的合作。在当推销员时他认识了其中的一
上完初中,他的父母和叔伯帮他做 出 到福州上了去北京的火车。4“4块钱买了一 个经理,双方生意开始的第一年,他赚了
了抉择 :“学习成绩不算太好,可能考不上 张站票,到北京已经花掉了100多元。冬 二三十万元。
重点大学,就直接去做生意。”张家是莆 天快到了,我根本买不起毛衣毛裤。”他 1992年,潘文春在管庄跟那里的村委
田典型的靠木材起家的商业家族,以家族 到北京的第一站是朝 阳东面的老八里桥, 会租了6亩地,接连盖了3个平房院子,用
为单位,上下游联动。 住在三堂哥潘文龙租的当地老百姓的一处 做办公室和木材样品堆场。最初是4000
如今,张家的生意已经向下一代延伸, 菜窖。 元一亩,现在则涨到了1万元~亩。近 20
且不提刚刚上道的小侄子张建东,大女婿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