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贸研究 2010.5
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技术溢出效应
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检验
钟 娟 庆亮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
摘 要:金融发展水平对提高技术吸收能力至关重要,并对 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产生重
要影响。利用中国 19 8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从金融发展水平与技术溢出效应间的线性
和非线性关联假设出发, 研究金融发展水平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确实
对中国的技术进步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并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 而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
金融发展“门槛效应”。
关键词:技术溢出;金融发展;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832.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1-6260 (2010 )05-0098-07
一、文献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是集资金、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创造性资源, 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主要
途径。当前在国内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我国吸收的主要目的就是吸收国际技术溢出, 促进国内技术
进步, 实现经济转型。但是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东道国的技术吸收
能力。学者们通过研究东道国的吸收能力与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来解释技术溢出效应假设检验的
差异, 比如从研发、人力资本、金融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来诠释吸收能力的概念、内涵和影响作用。
近几年来,金融发展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国外已有学者开始研究东道国金融市场发展在 经济增长效应中的作用机制,并就多国样本进
行了对比实证分析。 (2000 )、(2003 )、等 (2003 )、等 (2004 )和 等
(2004 )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才能从 中获得显著正效应;金融体系脆弱
的国家, 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率小甚至为负。
与国外相比, 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 而且实证结论也不一致。任永菊等 (200 3 )分析对我国经
济增长的贡献时,考察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利用的影响,认为信贷市场促进了潜力的发挥。胡
立法(2005 )对国内金融市场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我国的金融市场
并没有起到强化技术外溢效应的作用。王永齐 (2006 )依据人力资本流动模型,实证分析溢出效应
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依赖,并认为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将降低融资成本, 促进人力资本学习水平上升进而
导致其建立新企业的努力, 意味着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将增加 的边际社会产出, 的溢出效应将
收稿日期:20 10 -03-3 1
作者简介:钟 娟 (1980— ), 女, 河南南阳人, 经济学博士,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庆亮 (1970— ), 男, 山东新泰人, 经济学博士,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发展与 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分析与政策启示”(0904 16248 )的阶段性研究
成果之一。
— 98 —
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阳小晓等 (2006 )采用两阶段世代交叠 ()模型考察了外资企业技术
外溢效果是如何依赖于国内金融发展水平的, 对我国 1978—2003 年时序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 虽
然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资本积累效应,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相对低下,并不利于国
内企业充分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
赵奇伟等(2007 )、李建伟 (2007 )、曾慧(2008 )、孙力军 (2008 )、李金昌等 (2009 )、黄凌云等 (2009 )、
孙辉煌等(2009 )采用面板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不尽相同。
大部分文献认为,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还不能为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提供必要的金融环
境支持,可能存在“门槛效应”。
现有文献都是在研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涉及到金融发展在其中的联结作用, 而专门研究金
融发展对技术溢出影响的文献并不多见。虽然对我国的实证分析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但大部
分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相对低下, 并不利于国内企业充分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但是,
这些研究多认为溢出效应与吸收能力之间是单调的线性关系。事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工大构造真题上.docx
- 2010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及计量(土建)》试题及答案(逐题核对版).docx
- 翔安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建设工程现浇钢筋砼板裂缝原因防治论文选题题目.docx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部分:第110套.docx
- 个旧职称改革职称论文发表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论文选题题目.docx
- 基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doc
-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综述.doc
- TFTLCD发展历史.docx
- 2015年度武汉初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尖锋).doc
- 第一章-矿山地质灾害类型.doc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范演练7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9Unit3LifeinthefutureSectionⅢ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模块素养检测含解析译林版必修第一册.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单元综合检测5含解析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WELCOMEUNITSectionⅡReadingandThi.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评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
-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5LANGUAGESAROUNDTHEWORLDSect.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