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tDCS的可能机制 - 中国康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tDCS的可能机制 - 中国康复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疼痛的管理作用 朱昌娥 张雯1 陈文华1,2 余波1 缪云1 摘要: 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肢体功能带来严重影响。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as a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a review Abstract: Chronic pain is common in clinical, which has a signi?cant impact on the physical,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functioning of persons with chronic pain. As a non-invasive stimulation technology,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s related to relieve pain by regulating hypothalamic suppression network and intervent synaptic connections between cortex and cortical,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This paper reviewed mechanism of chronic pai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DCS for chronic pain. Key words:chronic pain: tDCS; rehabilitation; review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30-40%患者疼痛可以缓解50%[2],那么对于严重疼痛患者,也许对非药物治疗的需求会更加明显。 各种有创或无创头颅刺激技术因可以调节刺激区域神经系统功能而被认为具有镇痛潜能[4],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无创头颅刺激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刺激主要运动区M1区,tDCS可以通过调制丘脑抑制网络,干预疼痛形成有关的皮层-皮层及皮层-皮层下突触联系来减轻疼痛[4]。 1.慢性疼痛 一般疼痛时间超过3-6个月则被称作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被认为与中枢皮层及皮层下网络调节疼痛的功能发生紊乱有关[3],各种慢性疼痛发生机制不尽相同,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1.1脊髓损伤后疼痛(Spinal cord injury,SCI) 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被认为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常发生于脊髓损伤后或神经损害后,因此神经病理性疼痛也被称作“中枢痛”。脊髓损伤后疼痛可以发生于一侧肢体,也可发生在双侧。疼痛的产生与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有关,通常在过度使用肩关节及腕关节后产生,也可因感染、梗阻、膀胱充盈、皮肤溃疡等诱发[5]。约50%的SCI患者经历过慢性疼痛[6],疼痛严重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7]。临床常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局部麻醉药及阿片类等。然而只有40%患者获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8]。另外,药物治疗副作用导致患者不愿意继续治疗。 1.2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FMS患病率为2%-5%,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FMS是慢性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3]。FMS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个棘手问题。当前证据提示,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心血管运动锻炼、认知行为治疗和病人教育有效[10],其疗效往往不尽人意[11]。 1.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 MPS被描述为累及局部肌肉并包含一处或多处扳机点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疼痛。 一处或多处扳机点的存在是诊断MPS的必要标准之一[12]。当疼痛转向慢性化时,疼痛不限于一处,反而泛化。其疼痛发生机制被认为与外周敏化、肌肉缺血性痉挛、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运动终板超敏、中枢敏化有关[13],标准的治疗方案通常为肌肉牵伸、理疗[14],但是两种治疗并不是对所有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有效[15] 。 2.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通过微弱电流(1-2mA)Fregni等[20]首次报道了tDCS对脊髓损伤后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受试者随机分为阳极组和伪刺激组,接受运动皮层刺激,阳极组电流强度为2mA,每次刺激20min,持续5天,评估者盲法,结局指标为VAS疼痛指数及受试者整体评估、抑郁及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