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过程学习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修过程学习材料

A滚动轴承的拆装工艺 A.1 拆卸轴承前,撬开止动垫,用圆螺母板手或用手锤及专用尖头扁产打下轴承锁母。 A.2 为方便拆卸轴承以及避免损伤轴颈配合面,在拆时应用螺旋或液压拆卸器,轴承应用矿物油加热到 110—120℃,加热时为使大部分热油浇在轴承内套上,应用尖嘴油壶。为防止热油落到轴上,可用胶皮或石棉带将轴颈包严,为不错过轴承内套松动最好时机,在交油前,应将拆卸工具装好,使其预先有拉力,当轴承内环受热膨胀时,轴承会自动退下。 A.3 更换的轴承,应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用金相探伤检查,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并做好记录。 A.4 用锉、砂纸清理打磨轴头、轴肩处的飞边毛刺,把轴颈轻轻打磨光洁,将轴颈及轴承用干净煤油冲洗,并擦试干净。 A.5 用塞尺或压铅丝法测量轴承间隙,将轴承立放,内套摆正,让塞尺片或铅丝通过轴承滚道,每列要多测几点,以最小数值为该轴承的游隙值。 A.6 测量轴颈与轴承内圈的尺寸,以确定符合过盈配 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为测量准确,配 处沿轴向分为三段,每段测量不少于2 点。 A.7 若因轴颈尺寸小,过盈配合不能达到质量标准时,可由具体情况选用轴颈喷镀,镀铬、喷涂等方法。 A.8 轴承应用油温或水温加热的方法装配,用细铅丝将轴承外圈捆牢,吊悬在加热油中,不许将轴承与加热装置外壳接触,以免金属导热使轴承超温过火。 A.9 加热时要随时测油温,不许超温,当热到合适温度(80—100℃)后,应迅速将轴承套装在轴颈上,其内圈要与轴肩紧密接触,若轴承未装到位而抱轴时,应迅速用备好的专用工具及大锤迅速强迫打进,安装完毕后上好止退垫圈和锁母,待轴承温度降到室温后,再次 紧锁母,以防冷却后发生松动现象。 A.10 用干净煤油和汽油清洗轴承,进行装配后的检查,是否有破损胀裂现象,转动是否灵活,并测量轴承间隙,记下热装后间隙缩小值。 B轴找弯曲的方法 大轴找曲可以在车床上,也可以在专用平台上进行。后者将轴两端上轴承用V型铁支架好,使轴要保持水平状态,不许有轴向串动现象,将轴分成几个测量段,测量段要打磨光洁,并将圆周分成 8等份,用石笔画出标记,把千分表或百分表装在表架上,表架要安放稳固,最好用三块表同时测,两端各一块,中间一块表,同时读数也可用一块表一段一段的测量,测量时每段要盘2 周测两数字,看是否有出入,有出入时可取平均值。然后根据表的测量值绘制弯曲曲线图。根据曲线图长出最大弯曲部位并求出最大弯曲值,然后在轴的对应部位作出准确标记。 C轴瓦的刮研工艺 C.1 轴瓦刮研前准备 C.1.1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量具和材料,如平面、三角刮刀、千分尺、游标卡尺、平板或平尺、研磨轴、机油、红丹粉、白布、毛刷、油石、砂布、直径1.5~2mm 险丝。 C.1.2 用适量红丹粉和机油调制显示剂,存放于专用器械中。 C.1.3 备好夹持或支持轴瓦的工具,使轴瓦在刮削中持平稳,不晃动、不滑动,并注意工作放置位置,高低适中,以便于刮削。 C.1.4 光线强弱适中,必要时装好照明设施。 C.1.5 新轴瓦应测量机械加工尺寸公差,检查刮削余量是否适,刮削余量为(0.20~0.30)mm。 C.1.6 旧轴瓦应用显示剂在轴上研磨,检查接触点的分布情况,并用压铅丝测量轴瓦间隙以确定刮削方式。 C.1.7 校验刮削瓦口平面,提高瓦口面的严度与加工精度,以便提高压铅丝测量轴瓦间隙准确度,新轴瓦可先用标准平板或平尺校正刮削瓦口平面,然后上、下轴瓦对研刮削。 C.2 刮研的方法及步骤 C.2.1 检查轴瓦与轴颈配合情况,将轴瓦内表面和轴颈擦干净,在轴颈上涂薄薄一层显示剂,然后把轴瓦和放在轴颈外,用手压住轴瓦,同时周向对轴颈做往复滑动数次后,取下轴瓦,查看瓦面,此时瓦表面有红点、黑点、有的地方呈亮光,无显示剂地方表明轴瓦与轴颈没接触间隙较大,红点表明二者虽无接触,但间隙较小,黑点表明它比红点高,轴瓦与轴略有接触,亮点处表明接触最重,即最高点。 C.2.2 根据研磨情况刮削轴瓦,刮削是针对瓦面上的亮点、黑点及红点,无显示剂处无须刮研,对亮点下刀要重而不僵,刮下的乌金厚且呈片状,对黑点下刀要轻,刮下的乌金片薄且细长,对红点则轻轻刮挑,挑下的乌金薄且小,刮刀的刀痕下一遍要与上一遍呈交叉状态,形成网状,使轴瓦运行时润滑油流动不倾向一方,这就完成了轴瓦的第一次刮削。 C.2.3重复上术C.2.1、C.2.2 过程,直到轴瓦的瓦面符合要求为止。 C.3 轴瓦的刮研质量标准 C.3.1 在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以(60~90)°为宜,且接触角边缘沿其接触点应有过渡痕迹。 C.3.2 两侧间隙均匀呈楔形。 C.3.3在允许接触范围内,接触点大小一致,沿轴线均匀分布,达2~3点。 C.3.4 轴瓦端面与轴肩接触点均匀分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