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论 一、二战的起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远因:德意日撒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一战后,战胜国分赃造成的结果; 近因: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某种程度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担忧。 二战的特点 在帝国主义集团中出现了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二战前形成了以苏联为中心,共产党和各国人民为主要力量的强大阵营; 二战是逐渐爆发、逐步扩大的; 总的看来二战没有相持阶段,但不排除在亚太地区出现了相持阶段; 二战的分期 史学界对二战开始的时间有不同的观点: 开始于九一八事变;开始于七七事变;开始于德国入侵波兰;开始于珍珠港事件;认为二战没有起点;认为二战有两点起点,一个在东方是九一八事件,另一个在西方是德国入侵波兰。 二战的分期 1939、1-1941、6、22二战的全面爆发阶段; 1941-1943年初,从苏德战争爆发到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称为战略防御阶段; 1943-1944、6从斯大林格勒会战到第二战场开辟,称为战略反攻阶段。 1944、6到1945、8是夺取最后胜利阶段。 德国首先入侵波兰的原因 德国要复仇,特别是旦泽出海口问题 稳定后方及解决劳动力与粮食问题 2、进攻北欧 2、瓜岛之战 从1944年1月起,苏军集中兵力连续不断逐次实施几个相互联系的大规模进攻战役,使德军疲于奔命,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这就是1944年著名的十次突击 通过十次高速度、大规模的战略性打击,苏军解放了全部国土,并越出国境,协同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解放了部分东欧国家 (3) 《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联合国家宣言》 2、意义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 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之一,具体表现为: 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 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反法西 斯一方的转移 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团结一致,撕碎法西斯(宣传画) 第三节 战争的根本转折 一、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 1、斯大林格勒会战 背景:莫斯科战役以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巷战场面 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争的转折点,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经过:1942年夏,德军集中兵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进攻。同年冬,苏军突然发动大规模反攻,分割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第二年,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 斯大林格勒前线 2、库尔斯克战役 背景:希特勒为了挽回颓势,实行全国总动员,调集东线精锐部队,配备了新型武器,委任经验丰富的优秀指挥官曼斯坦因等,于1943年7月在苏德战场上发动了第三次夏季攻势 部署:德军在库尔斯克100多公里长的狭窄地段,配备了90万兵力,近2700辆坦克,上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实行重点进攻。1943年夏季苏军在兵员和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已占优势,事前又获悉了德军的意图,先敌行动,调集了约133万兵力,3400多辆坦克,近2万门火炮和2100多架飞机,使这场战役成为苏军预先计划好的一次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防守反击战 库尔斯克战役 经过:(7月5日——8月23日) 第一阶段:7月5日至11日是苏军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7月12日至8月23日是反攻阶段 7月12日在普罗霍罗夫卡发生了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双方投入了约1200辆坦克。德军损失惨重,战役由此转折。战争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影响: 库尔斯克战役标志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的苏德战场转折的完成。从此,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并展开全线反攻。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 二、盟军在北非的胜利和意大利投降 1、阿拉曼战役 在北非战场,德意军队一度占据优势,英军被迫退到埃及的阿拉曼附近。为了扭转不利局面,1942年10月,英国将军蒙哥马利率军反击,赢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 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第二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蒙哥马利 2、意大利投降 1943年9月,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