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PPT

  1.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一、病毒性鱼病 1、草鱼出血病 [病原]草鱼出血病病毒 [症状]病鱼的体色发黑,体表 及内脏各器官组织都不同程度 地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 肉呈鲜红色,病鱼严重贫血, 鳃常呈“白鳃”。 右上图:患出血病草鱼鱼种,剪去一侧腹壁,示肠出血。 右中图:患出血病草鱼鱼种,示口腔、上下颌、头部及眼出血。 右下图:患出血病草鱼鱼种,剥去皮肤,示肌肉出血。 1、草鱼出血病 [流行情况]该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流行广、危害大的鱼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足龄青鱼也受害,2龄以上草鱼有时也患此病。 流行于水温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但当水质恶化、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在水温低至L2℃及高至34.5℃时也有发病。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要进行病原学、病理学及免疫学诊断。??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 (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注射;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 (4)发病季节,每月用下列治疗药物预防一个疗程。 [治疗方法] (1)外泼药:全池遍洒含氯消毒药,如二氧化氯0.02—0.03ppm,或漂白粉精0.5—0.6ppm,或三氯异氰尿酸 0.3—0.4ppm。 (2)内服药: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都可以)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 (3)每100kg鱼每天用40mL4%碘液拌饲投喂,连喂4天。 附:青鱼出血病 与草鱼出血病相似。体表充血不明显, 以肠道、肌肉充血较明显。 [治疗方法] ??? 1、给鱼种注射灭活疫苗 或不养双季鱼种。 ??? 2、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 枫香树叶0.25-0.5kg,研成 粉末,煎煮或开水浸泡过夜, 与饵料混合投喂,连服5天。并以敌菌灵0.6g/米3水或硫酸 铜0.7g/米3全池遍洒,两天为一个疗程。 ??? 3、发病季节,每亩水面水深1m,生石灰15kg/次, 溶水后全池遍洒,15-20天一次。 2、痘 疮 病 [病原]疱疹病毒。 [病症]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 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 “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 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 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 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 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 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 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右上图患病鲤鱼背面观,为疾病早期。 右下图患病鲤鱼侧面观,疾病后期。 痘 疮 病 [流行情况] 此病不常见,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鱼等,影响鱼的生长及降低商品价值,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 同池混养的青、草、链、鳙、鳊及赤眼鳟不感染。该病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及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网箱内。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g红霉素全池泼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3)流行地区改养对此病不敏感的鱼类; (4)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也有预防效果。 3.鲤水肿病 [病原]此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双重感染而引起的。病毒初步诊断为鲤春病毒。细菌主是点状产气单胞菌。 [病症]? (1)急性型:患病初期的病鱼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皮肤红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肛门红肿外突,全身竖鳞,鳃苍白,全身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侧游现象,有时静卧水底,呼吸困难,不食不动,最后尾鳍僵化,失去游动能力,不久死亡。急性型的病鱼一般2~14天即可死亡。 3.鲤水肿病 (2)慢性型 开始皮肤表层局部发炎出血,表皮糜烂,脱鳞,而后形成溃疡,肌肉坏死,邻近组织发炎,呈现红肿,有时局部竖鳞,鳍充血,有自然痊愈的,也有因此而死亡的。慢性型发病过程长,可拖至45~60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死亡之前,常伴有全身水肿,腹腔积水,眼球突出,有的出现竖鳞。 鲤水肿病 上为健康鲤鱼 中为急性型病鲤 (示全身红肿、竖鳞) 下为慢性型病鲤(示 溃疡痊愈后形成的疤 痕) 鲤水肿病 [流行情况]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水肿病的发生,主要危害2~3龄鲤鱼,在鲤鱼产卵孵化季节,最为流行。病鱼池的鲤鱼因该病死亡率可达45%,最高达85%,成鱼饲养池的鲤鱼,死亡率也可达50%以上。 [防治方法] (1)严防鱼体受伤,受伤鱼不能用作亲鱼,更不要将受伤鱼和健康鱼一起混养。 (2)产卵池要严格清塘消毒,挖除污泥。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