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姑苏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 中国姑苏.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姑苏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 中国姑苏

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3-2015年) 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四区四高地”总目标,以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区”作为促进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产业集聚有所增强、古城保护举措创新,在古城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姑苏区、保护区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着经济总量偏小、房地产占比过大、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载体缺乏影响力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根据《苏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苏州市姑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后三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总体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姑苏区、保护区产业发展现状 2012年苏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有效整合了原三城区的空间资源,为姑苏区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提升、发展要素的合理配置等创造了条件。同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成立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正式颁布,也为我区新一轮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06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年度计划的100.7%;服务业占比为86.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68亿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年度计划101.2%;新增注册资本119.53亿元,同比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亿元,同比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11亿元,同比增长17.2%。姑苏区、保护区现有各类楼宇111幢,面积14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440家。市级总部型企业2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8个。2012年,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40%左右,商贸业等六大产业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41.2%,详见下表: 我区六大产业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2012年 占比 2013年上半年 占比 商贸业 7.01 13.57% 3.64 13.80% 商务业 5.4 10.45% 3.19 12.10% 旅游业 2.31 4.47% 0.98 3.70% 科教和文化创意业 3.59 6.94% 2.11 8.04% 现代物流业 2.63 5.10% 1.25 4.80% 软件和服务外包业 0.61 1.18% 0.33 1.30% 六大产业小计 21.55 41.17% 11.5 43.78% 全区合计 51.68 100% 26.27 100% 备注:由于目前六大产业统计口径尚未明确,本表只能近似反应产业税收情况,初步将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科教和文化创意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二、姑苏区、保护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区四高地”建设为总体目标,以“解放思想、统筹兼顾、示范带动、高端突破”为原则,全力打造以“文创商旅融合产业园”、“现代商务商贸产业园”、“现代科技教育产业园”、“现代物流和软件产业园”四大产业园为载体,构建以都市商贸、现代商务、古城旅游、科教和文化创意、高端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特色化、集约化为方向,引导各类优质要素集群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城市之“核”。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勇于实践,通过在政策、支撑体系、管理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创新发展,挖掘产业发展空间,不断促进姑苏区、保护区传统商贸商务业提档升级和新兴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盘考虑全区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力量打造几个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载体,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错位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 坚持示范带动,融合发展。引导各类要素向适宜空间集中,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树立一批在省内外具有示范性的产业载体。深度把握各行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加速文化、创意、商业、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 坚持高端突破,优化发展。瞄准国际前沿古城旅游(文化游、水上游、街区游)、餐饮业、住宿业旅游。 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