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记忆之城 - 上海市第三期“双名工程”.PDF

柏林,记忆之城 - 上海市第三期“双名工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柏林,记忆之城 - 上海市第三期“双名工程”

2 0 1 0 年10 月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Oct. 2010 第12 卷第4 期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 .12 ,No. 4 文章编号:1673 - 1387 (2010)04 - 0395 - 07 柏林,记忆之城 ———从尊重历史的价值观看柏林历史文物保护 王 新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100871) 摘 要:介绍了柏林人从尊重历史的价值观出发,面对历史并没有全盘推陈出新,而是选 择了继承和发展的态度。通过举例阐述了柏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待历史文物充分尊重 的态度,提出城市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历史,是历史延续的过程,合理地利用遗产是保护遗 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价值观;历史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TU 87 文献标志码:A 二战后德国重建规模是惊人的,柏林从废墟 的《文物保护法》指出,保护的对象不仅有建筑 中重新拔地而起,如何对待历史文物成为德国城 物,还有与建筑物相连的街道、广场、园林、花园、 市重建中面临的问题。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的 水面、墓地、重要林荫大道等地面建筑设施;地下 城市重建,无论是东柏林还是西柏林,均是以拆 和水下的设施,如地基、水井等也在被保护之列。 除旧建筑,树立现代风格的高层和多层住宅为主 与此同时又有规定指出,新建筑的风格必须是现 导方向,与许多国家一样,因为地方政府的屈服, 代的,不允许产生复制历史建筑立面的情况。 柏林毁坏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丢失了部分近 2. 德国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态度 现代历史记忆。但随后,柏林意识到了历史文物 战后重建是新建筑崭露头角的好机会,但德 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进行保护,柏林人对建筑、 国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形式,许多战争中被炸毁的 树木、甚至对战争的回忆大都选择了保护、接受 古迹都得以修复和重建。政府、建筑师和规划师 和坦然面对,采取保存历史记忆的做法,让新与 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途径展开了探索,充分尊重 [1] 每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并重视其在城市建设中的 旧、古典与现代在柏林的舞台上交相辉映 ,这 一点值得当下正如火如荼发展建设的中国学习 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城市和景观的 和借鉴。 价值。同时,尽量做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尊重大 自然的创造,延续其历史使命,使人、建筑与自然 一、概述 和谐共生。 1. 历史文物和文物保护的概念 二、柏林历史与现代并存的表现 历史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历史遗留下 来的有收藏价值的物品,建筑、构筑物、树木等均 1. 尊重历史遗迹 属于历史文物的范畴。在德国,“文物保护”这个 整体修缮式、遗迹残存式、整体平移式等方 概念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柏林市1995 年通过 式通常是柏林人用来整体保存历史遗迹的方法, 收稿日期:2010- 03- 20 作者简介:王新(1984—),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 396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