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代码: 当代文学史料影像全文系统输入表单(二)---作家年表.DOC

系统代码: 当代文学史料影像全文系统输入表单(二)---作家年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代码: 当代文学史料影像全文系统输入表单(二)---作家年表

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 【作家年表】 作家:朱介凡 民國年月日 年齡 重 要 記 事 17 17 在河南密縣,初習寫作。 18 18 先後在四川萬縣蜀東新聞,南京青白報、山東烟台膠東新聞刊出首篇創作的詩「桃花」,散文「生活的血跡」,小說「棺材」。首篇劇本「A主任與K軍長」,未發表。 19~21 19~21 自山東烟臺回武漢。 在漢口武漢日報、中山日報、新民報及其他報紙、雜誌發表文學作品、文學理論、批評、作家研究、國際政治、現代社會問題、婦女問題評述。 職業寫作者兩年餘。始集武漢鄉土諺語,並民間文學的記述。 寓武昌城豹頭堤街五十七號樓上。樓下房東陳靜齋太夫人說話,每引諺語為證,聲音宏亮,使我屢屢闔書停筆,來記載她所傳述的諺語。這位長輩並不知道我這個有心人,做了這件歷時半世紀的事。文友們莫不傾心相許,也沒人知道我有這樣一個開始。那時我的寫作,也很少涉及到諺語。 成「武漢諺語鈔」,承侯一先學長於二十四、五年醫院療養中,一再校閱。家庭生活,從先母楊菊生,姨母也是岳母楊道生,得諺句非少,種種情景,至今猶存記憶深處。 所交遊文友,皆比壽堂年長,如宋泰生、何夢雪、譚邦萃、馬鳴塵、燕鳴軒、魏紹徵、蔡以典、陶滌亞、譚仲民、熊壽農、余克劍、陳曼引、施誠、謝楚明,各有不同職業。還在武漢大學念書的,國文系王逸岑、外文系黃翼。比壽堂小的,林適存、康健、凃翔宇。今日在台灣的,紹徵、以典、滌亞、適存,翔宇則去了美國或說為巴西。 22 22 南京中國日報、北平華北日報、漢口時代日報、華中日報刊長城抗日報導文學作品。 研究屠格淫夫,前後持續五年。 到北平。 23~24 23~24 在河北大名。 寫新舊婦人傳約百篇,為小說素材的儲備。寫長篇小說「女人」。寫劇本三種,散文、論述多篇。 始用力研究中國婦女問題,持續十年之久。 25 25 在河北曲陽。 續寫「女人」,散文。 諺語採集,擴展為全國性。 前人治諺,道路亦頗相同。如孫錦標,民國二年出版「南通方言疏證」,後擴展為「通俗常言疏證」,民國十四年出版。兩書提要,見拙著「中國諺語論」五四八、五五五頁。 成「俗語輯鈔」。 詩人黃谷農為歌謠迷,實在重慶,約定我所得歌謠資料,他所得諺語,相互交換。發動他人蒐集,或友好熱心為助,常將謠諺混淆不清。謠與諺固然有別,但古今來,也有的是謠諺難分的情形。 26~27 26~27 五年北平社會生活,予壽堂此後為人、治學、文章之影響至大─從容中道、樸實率真。 晉冀豫魯敵前敵後作戰。 戰陣報導文學作品,刊漢口掃蕩報。 為本人發行的油印「長白山戰報」撰恃事述評。 收錄中央電台廣播、編輯、刻板,幫助印刷、發行,悉由詩人高詠獨力任之。前兩年,高詠長篇小說「隨糧代徵」已在巴金主編的文化生活叢刊出版。他小壽堂約五歲。此戰報今猶存孤本在壽堂手邊。寫「戰時見聞錄」及散文多篇,未發表。 28 28 在陜西長安、王曲。 「女人」全部原稿遺失於隴海鐵路虢鎮車站。 日本飛機不斷轟炸。整理諺語,廣蒐謠諺書目。先後兩次,向各方寄發徵集諺語啟文。 開始群體集諺工作,尤以軍七分校學員生四萬餘人,各省、各職業(入軍校前多半已進入社會任職)的青年都有,所知諺語,極見多彩多姿。 專書「日本的成功與失敗」出版。 「太行山內外」連載王曲月刊。 29 29 開始諺學研究,一切閱讀、思考、生活體驗皆使吸向於此,為後來「中華諺語志」的纂述,立下基礎。 成兵諺釋說多篇。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學生間,集體採錄南北各地諺語,迄民國三十五年,不斷的間續行之。 識陝西同道李福人、薛思達,他倆治諺近二十年。 時涉樊川,至杜曲的興國中學圖書館並西京圖書館疏散處所,探索冷僻書冊。為軍七分校圖書館常客。 與通俗讀物編刊社王受真,多有關乎諺語工作的連繫。 諺語研究論文及兵諺釋說多篇,刊王曲月刊,力行月刊。 散文、小說寫作未中斷。 30 30 至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 與重慶同道楊世才通信,他集四川「言子」(即俏皮話)多年。谷斯範自福建永安寄諺語資料來。疏散在廣東樂昌、坪石的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杜定友,為我抄寄謠諺書目。 武漢時代文友,戰時分散四方,多有持續不斷憶錄其家鄉諺語,蒐集相關書冊,千里迢迢,寄到王曲。如在湖北恩施的馬鳴塵,均縣的謝楚明,重慶的馬曼雲,瀘縣的王大可。還有老友廖鐵錚自安徽敵後,劉寄生自陝北,張益弘、董伯侃、張佛千自長安城,崔志光自豫北前線,妹子童世瑜自四川、貴州,不時惠賜諺語資料。 挨日機大轟炸。感受重慶抗戰精神。 欣賞中國話劇最輝煌的演出。 寫「論婦女的痛苦」等篇長文,刊重慶「婦女月刊」。諺語、謠俗、散文,刊重慶「風物志」、成都「風土什誌」及西京日報。 31 31 寫「中國諺語的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