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记(实验区)保护工程设计.pdf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记(实验区)保护工程设计
郑书民、丁军、赵艳龙、张卓燕、苏志刚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 要: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记历史悠久、规模巨大、艺术特点鲜明,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岩体
坍塌、剥落、断裂、风蚀、人为破坏等多种病害影响,致使文物和游客安全受到严
重威胁、文物及文化的传承受到较大影响。为此开展了实验区的病害治理工作,为
整个文化遗产区的保护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文物勘察、文物病害治理、文物保护工程设计
1 引言
龙多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西北部,山上人文古迹众多,是集庙宇梵音、神话传说、地理景
观、风俗民风、石刻造像、书法题刻、山地古寨等为一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其中
最珍贵的是自唐以降延续千年的摩崖造像和题刻,是四川佛道两教造像艺术和古代书法墨记石
刻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题刻中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法字体俱全,时人称之为
“碑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龙多山古寨曾配合合川钓鱼城抗击元军南侵中原,共谱一曲抗击外辱的乐章。重修于清的
寨墙残基和寨门现多留存。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记年代久远、数量庞大,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80 年和 1987 年先
后被公布为合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注:重庆直辖后为合川区文物保
护单位)。
2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记的价值评估
2.1 主要特色
龙多山环境和摩崖石刻构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摩崖园林景观,石刻内容中也多有赞美
胜地佳境的诗句,其主要特色表现在:
1 )多处摩崖石刻选择位于天然崖壁之上,形成了气势磅礴的环境场面,而崖壁顶部是开
阔平坦的自然台地,林木葱绿,动静分明,景观层次富于变化。
2 )注重石刻与景观的结合,如在传说中的飞仙台周边集中造像、在黄龙吐雾等佳境附近
开凿佛龛和题刻,将自然景观和石刻造像等宗教文化结合起来。
3 )关注人文视觉景观的塑造,塑造视觉景观的标志点,如从永镇门一进入龙多山古寨,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石质仿木结构的古佛殿牌坊式佛龛建筑,给人一种宗教圣地之感,也
极大地丰富了龙多山石刻的景观及空间环境。
4 )书法篆刻与摩崖造像的结合,融宗教、书法、雕刻于一体,使原本源于宗教思想传播
为主题的摩崖造像,扩充形成了名人遗迹、书法碑碣、民间传说为一体的风景园林景观,增强
了文化氛围,强化了宗教与文化的传播。
5 )龙多山是一处佛教、道教共存,和睦相处的奇山,其造像也反映了佛道两教各自的发
展历程,反映了普通民众同时祭拜两教神祗的奇趣之处,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民众的
精神需求。
2.2 价值评估
龙多山摩崖造像、题刻、建筑遗构、历史记载等共同构成的文物体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等部分。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记兴盛于唐宋时期,是我国晚期摩崖造像和题刻中的重要遗存之一,
是四川造像艺术和题刻艺术发展至巅峰时期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唐宋至明清
以降各个历史时期佛教净土宗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作为蜀中名胜之地对社会和民众的影响度,
体现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精神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其大
量的名人墨宝题刻,真实记录了千余年来的社会和历史信息,反映了川渝地区的历史演变和社
会进程。另外,山城古寨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在 700 余年前曾与主战场钓鱼城一起
共谱了一曲抗击外辱的凯歌。
龙多山石刻碑记是一座闪耀着文化和艺术光芒的“碑林”,精妙的文字叙述与精湛的书法
艺术,在古老而神奇的龙多山上,构筑了一座气势磅礴的书法艺术长廊,为其增添了厚重的文
化底蕴。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记开凿于风景迤逦、庙宇遍布、峻峰突兀、险崖壁立之处,符合中国
摩崖造像和石刻题记选址的传统规律,石刻、胜景、梵音、古寨、苍翠、甘泉和民众对佛祗的
膜拜都构成了一幅祥和安宁的自然和社会景观。
3 龙多山文物及其文物赋存环境的现状
龙多山石刻艺术是千余年流传并积累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和艺术珍品,但囿于长期自然应
力和人为因素的持续破坏,许多石刻皆已残损不全,部分有记录的已塌圮无踪。更为严重的是
文物本体所处的崖壁,由于掏蚀、裂隙、浸润、滑移等作用,形成多处的危岩体,严重影响到
文物安全和景区的安全,制约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挥和文化、精神的传承,也严重制约了景区
的开发建设。
4 龙多山摩崖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