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燃烧和灭火
单元1 燃烧与灭火 探究燃烧的条件【提 出 问 题】: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物质燃烧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猜想与假设】: 猜想1:需要可燃物; 猜想2:可燃物需要和氧气接触; 猜想3:可燃物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2.白磷自然和红磷燃烧现象相同,都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 3.通常状况下常见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设计并实验】白磷和红磷的燃烧1 、2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 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二、爆炸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在短暂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体积急速膨胀会引起爆炸。 六盘水婚宴发生悲剧——氢气球爆炸灼伤6儿童 六旬老太自制氢气爆炸身亡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的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气体由于受热,体积迅速膨胀,对爆炸点周围的物质产生强烈的压力.如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的爆炸,氧气和氢气混合气体的爆炸等,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但是,爆炸也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引起的.有些爆炸仅仅是一个物理过程,例如蒸气锅炉爆炸.由于锅炉用水硬度高,长期烧煮,造成水里钙盐和镁盐在锅炉里结成锅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造成锅炉内管道因受热不均而变形,甚至发生爆炸,这里只是炉内温度高、水蒸气压很大造成的,是物理变化过程.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烧杯中正在燃烧的蜡烛。 小结:灭火的原理有 ①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空气) ③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讨论: 1、炒菜的油锅中油不慎着火 盖上锅盖 2.堆放的杂物的纸箱着火了 用水扑灭 3.森林着火 有效方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段树木砍掉 * * 下图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生活及其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 700~750 250~330 240 40 着火点/℃ 无烟煤 木材 红磷 白磷 物质 思考:可燃物着火点高低与什么有关? 【资料】 1.烧不坏的手帕 与材料有关。 白磷 红磷 白磷 是否接触氧气 是否发生燃烧 是否达着火点 是否可燃物 铜片上 水中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不 燃烧 不 分析比较 结 论 现 象 向烧杯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在烧杯水 中的白磷 在铜片上 的红磷 在铜片上 的白磷 燃烧条件的活动探究 白磷出现燃烧 现象 红磷没有出现 燃烧现象 白磷没有出现 燃烧现象 白磷出现燃烧 现象 温度需要达 到着火点才 能燃烧 燃烧需要接触 氧气或空气 A B C 分析: 1、A与B的温度谁高 , 2、 A与B都接触空气吗? , 3、 A与B有什么不同? , 80℃以上 一样 是 着火点不一样 物质能够产生燃烧的条件之一: 温度必须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燃烧条件示意图 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观察现象: 分析原因:???? A B C A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B蜡烛继续燃烧; C蜡烛很快熄灭。 A蜡烛将烧杯里的空气(氧气)燃烧后因缺氧而熄灭;B烧杯中的蜡烛与空气(氧气)接触而不会熄灭; C烧杯里的碳酸钠和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手摇、沙扑、湿抹布扑盖等。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缺一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国民经济的恢复1.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2.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新中国的诞生.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ppt
-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1.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