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大气污染与其防治
第七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大气及大气圈;2、大气圈及其垂直结构;3. 大气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危害;3. 大气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危害;3. 大气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危害;(3)大气污染物的危害
煤烟引起支气管炎。煤烟中附有各种工业粉尘(如金属颗粒),可引起相应的尘肺等疾病。
硫酸烟雾对皮肤、眼结膜、鼻粘膜、咽喉等均有强烈刺激和损害。严重患者如并发胃穿孔、声带水肿、狭窄、心力衷竭或胃脏刺激症状均有生命危险。
铅略超大气污染允许深度以上时,可引起红血球碍害等慢性中毒症状,高浓度时可引起强烈的急性中毒症状。
二氧化硫浓度为1-5ppm时可闻到嗅味,5ppm长吸入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声带痉挛,喉头水肿以至窒息。
氧化氮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中毒的特征是对深部呼吸道的作用,重者可臻肺坏疽;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损害,吸入高浓度氧化氮时可出现窒息现象。
;
一氧化碳对血液中的血色素亲和能力比氧大210倍,能引起严重缺氧症状即煤气中毒。约100ppm时就可使人感到头痛和疲劳。
臭氧其影响较复杂,轻病表现肺活量少,重病为支气管炎等。
硫化氢浓度为100ppm吸入2-15分钟可使人嗅觉疲劳,高浓度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氰化物轻度中毒有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可使意识逐渐昏,虽直性痉挛,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氰化物中毒后遗症为头痛,失语症、癫痫发作等。氰化物蒸汽可引起急性结膜充血、气喘等。
氟化物可由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侵入人体,主要使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以及皮肤粘膜等受到侵害。重者因呼吸麻痹虚脱等而死亡。
氯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发生中毒作用。当空气中氯的浓度达0.04~0.06毫克/升时,30~60分钟即可致严重中毒,如空气中氯的浓度达3毫克/升时,则可引起肺内化学性烧伤而迅速死亡。;1.主要气象要素;(4)风速和风向
;1.主要气象要素;2.大气的热力过程;2.大气的热力过程;2.大气的热力过程;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2)严格环境管理
环境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管理
(3)实施清洁生产
(4)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密闭化生产
改善能源结构,改进燃烧设备和燃烧方式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集中供热与城市煤气化;(5)防治环境污染的经济政策
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对治理环境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从经济上给与鼓励,如低息贷款、罚款返回
“谁污染谁治理”:排污收费,赔偿损失和罚款,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6)高烟囱扩散稀释
(7)绿化造林
(8)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1、温室效应; ⑶ 影响:
① 地球的温度升高
※ 如果没有保护层,大气的温度将下降33度
※ 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地球的温度就会破坏性地升高。
※ 工业革命后,大气层中CO2的浓度(ppm)逐步升高:
1880年 1980年 2000年 2010年,
284 350 379 415-480
因而,大气的温度将增加1-3度,导致海平面升高5-9.5cm ,使孟加拉和中国沿海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被淹没。
② 生物活动变异
北半球的春天比十年前提前一周;
美国一种蝶北移200公里;
太平洋北部的冷水鳟鱼因为水温高而消失;;附:温室效应的影响——农业方面; ⑷ 措施:;⑸ 存在问题;⑹ 中国的对策和减排努力; 2、关于保护臭氧层问题;③ 臭氧层破坏现状
标准,当臭氧层的厚度小于220多布森时(1多布森=1‰cm),
臭氧层空洞出现。
*在南极,85年首次发现面积相当于美洲大陆的臭氧层空洞;
*北极上空87年发现臭氧层空洞,面积相当于南极空洞的1/3;
*近年在青藏高原,6-10月出现大气层的臭氧层浓度极低的中心;
最近几年中各国通力协作,状况大有好转,2002年出现臭氧层空洞提前分成两个的情况。
;(2)形成的原因 ;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的六大影响;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生物化学循环的影响;对材料的影响; 对对流层大气组成及空气质量的影响;(4)、现状;(5)、措施 ;大会做了如下的决定:
① 发达国家1996年停止生产氟氯烃类物质;
② 发展中国家1997年开始履约,产量、消费量控制在1997-1995年三年平均水平上。
※ 执行情况
96年发达国家已停产,并捐助其他国家停止生产。如奥、丹、英、日、美共资助俄1900万美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