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律的规范性与法官的义务*.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的规范性与法官的义务*

法律的規範性與法官的義務 429 評論與回應 法律的規範性與法官的義務* —對三篇評論文的回應 莊世同** 目 次 壹、前言 貳、接受論證與法官的義務:對前文的進一步補充 參、深層內在觀點與法官的義務:對許家馨評論文的回應 肆、權威法律理由與法官的義務:對王鵬翔評論文的回應 伍、政治道德論證與法官的義務:對陳景輝評論文的回應 陸、結論 * 投稿日:2014年2月 17日。 [責任校對:鄭育翔]。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430 《中研院法學期刊》第 期( 年 月) 14 2014 3 壹、前言 在〈法律的概念與法律規範性的來源—重省哈特的接受論 證〉一文中(以下簡稱前文)1 ,我審視與分析了哈特( H.L.A. )的接受論證( ),並根據該論證的幾個 Hart the acceptance argument 重要論點提出以下的反思和批評: 1.內在觀點與官方的接受 哈特主張,法律具有規則的一般性特徵,即「內在面向」的特 徵。該特徵展現在參與者對規則的「內在觀點」—將規則視為自 己與他人之共同行為標準的「反思批判態度」,而形成一種「接 受」規則指引的獨特規範性態度。哈特進一步指出,法體系的存在 須建立在兩個條件之上;其一,多數社會成員普遍地服從法體系的 有效法律規則(初級行為規則),其二,政府官員實在地接受次級 規則(特別是承認規則)作為官員行為的共同批判標準。從而,對 哈特而言,法律的內在規範性面向,主要表現在法體系官員對於次 級規則的接受,尤其表現在對於提供法效力判準的承認規則的「官 2 方接受」上 。 2. 權威法律理由與接受的性質 官員接受次級規則作為共同批判標準的規範性態度,主要展現 在他們將次級規則與初級規則視為證成行為的「權威法律理由」。 此種理由除具有「獨立於內容」與「阻斷性」的特性外,還需藉由 法體系的「制度化」機制,特別是適用與執行法律的法院機制,透 過法官接受法律(包括初級規則與次級規則)作為權威行動理由的 規範性態度,要求人們排除個人行動理由而以法律作為其行動理 1 莊世同,法律的概念與法律規範性的來源—重省哈特的接受論證,中研院法 學期刊,13期,頁1-36 (2013年)。 2 莊世同(註1),頁8-10 。 法律的規範性與法官的義務 431 由。哈特強調,法官視法律為權威行動理由的官方接受態度,可以 出自概括性的動機或理由,而不必然是基於道德理由所形成的接受 態度。換言之,官方接受態度作為法律內在規範性面向的核心要 素,不以基於道德理由的接受為必要,而是可以基於「任何理由」 3 接受法律為權威行動理由 。 針對「可基於任何理由而不必然需要以道德理由來接受法律」 的論證,前文提出質疑與批評。首先,我分別審視支持該論證的 「任何理由命題」以及批判該論證的「道德正當性命題」;前者以 Keith Culver 的論點為代表,主張美學理由可以凌駕道德理由,作 為接受法律的規範性理由;後者以拉茲(Joseph Raz )的批判為代 表,他強調基於自身利益的個人理由來接受法律的規範性要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