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思想史考试重点内容.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教育思想史考试重点内容

3.实际生活练习 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儿童自身有关的,另一类是与环境有关的。与儿童自身有关的实际生活练习主要是自我服务。与环境有关的实际生活练习主要是管理家务的工作。通过实际生活练习,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初步知识教育 3-6岁的幼儿天生具有学习初步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教他学习阅读、书写和计算。 * * 二十九、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提出的幼儿教育内容之一,即使幼儿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感官训练的“目的不在于使儿童认识颜色、形状和物体的不同性质,而在于通过注意、比较和判断的练习,改善他的感官。”这是幼儿高级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的基础。感官训练不仅关系到幼儿感官能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幼儿智力的发展。 * * * * * * * * 八、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论家庭教育的实施 1.及早施教 教育是越早越好,甚至早到自胎儿之教开始。 2.以身作则 颜之推认为,父母兄长在家庭教育中必须以身作则,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他将之称为“风化”。 * * 3.严慈有节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 颜之推指出,一般家庭未能很好地教育子女,也并非是存心想让子女去犯罪作恶,而只是“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他主张父母应当勤于督促训导子女,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论是怒斥抑或鞭笞,只要是有效的手段都可以采用。(主张体罚) 4.一视同仁 颜之推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对子女一视同仁,不能有偏宠偏爱。 * * 九、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小学”、“大学”的区分与儿童教育 1.朱熹主张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朱熹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并划分两个阶段来研究的教育家。 所谓小学,是指人的8-15岁这一阶段,而15岁之后则为大学教育阶段。 2.小学:在于“教事”,也就是重在对童进行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方面的灌输与训练,使之能够正确地言行。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 * 3.大学:如果说“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穷究那理因甚恁地”。或者说是“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则是小学教育的扩充、深化与完成。小学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培养“醇儒”的最终目的;而大学所做的一切,又是为了就小学所做的一切“详究那理”。 (二)通过格言、故事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 朱熹提出要用短小的警句、形象的故事激发儿童的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把道德观念铭刻入儿童的头脑中。为此亲手为儿童专门编写了一本小册子一一《小学》。 * * (三)通过“须知”、“学则”训练儿童的道德行为规范 1.朱熹非常重视学规的作用专门为儿童编写了《童蒙须知》。分别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以及“杂细事宜”等几项,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细节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 目的: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 2.朱熹还主张要在儿童生活的地方处处贴上和标上箴铭、戒言,以便于随时教诫儿童。 3.朱熹指出了儿童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地强化,由此成为自然。 4.提倡从训练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入手,加深其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和信守。 * * 十、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 王守仁对束缚儿童的传统教育大加挞伐。首先,他揭露了当时儿童教育中的种种不良做法。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 这里王守仁提出了一个儿童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即怎样让儿童喜欢学校、喜欢教师。这个问题至今也是有意义的,仍值得我们思索。 * * (二)儿童教育应当顺应“童子之情” 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必须反对外来束缚,摒弃成人化的做法,应依据“童子之情”。 1.尊重儿童自然天性:儿童教育应依循童子性情,顺应其年龄和心理特征。“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2.“随人分限所及”:王守仁提出的教育要顺应“童子之情”的思想,即充分顾及其身心发展情况,考虑其实际接受能力,循序而渐进。他以灌溉树木作比喻,指出童蒙教育如果无视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而只是将大量高深艰涩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势必就像把大桶水倾注在幼嫩树芽上一样,“浸坏他了”。 * *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家庭教育说法,结合所学习的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答题思路:这个题目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1.首先,要指出这一观点,有其历史思想根源。根据本课程中所讲到的一些人物的思想加以论证。(颜之推) 2.其次,要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