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山流水
浅谈《高山流水》
内容提要:《高山流水》曲谱最早见于刊行于 1425年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据记载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可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成曲大约在两千多年前,《高山流水》还另有同名筝曲,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也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关键词:同名异曲 异同 特点 风格
乐曲背景
《高山流水》曲谱最早见于刊行于1425年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说:“《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知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后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据此记载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可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成曲时间大约在两千多年前。
相传春秋之时,优秀的琴家俞伯牙一日游至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汉阳月湖(今武汉汉阳),风和日丽,山清水秀,伯牙乐思如潮,操琴便弹奏起来。其时,樵夫钟子期正巧路经汉水之滨,听到伯牙的美妙琴声,便禁不住赞美一句“巍巍乎泰山”。伯牙闻言心中好不惊讶,因为此刻他正是欲借音乐表达一种泰山般的崇高志向。稍做停顿,琴声又起情绪却已变化。乐音还未落定,钟子期脱口而出“荡荡乎若流水”。伯牙用音乐的色彩在琴弦上作出的“流水素描”,没想到子期竟能透彻地感悟,伯牙从吃惊转为钦佩,子期也仰慕伯牙的琴艺,二人谈乐论音,相见恨晚,结下深情厚谊。后来,伯牙复到汉阳月湖,钟子期已死。知音既去,伯牙“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便破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甚广,浙江、山东、河南等筝派都有以《高山流水》冠名的筝曲,并且都是各派的代表曲目之一。王巽之、赵玉斋、高自成、曹东扶等名家也都能精彩地演译本派的《高山流水》。
古琴曲《高山流水》
随着明清以来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多种琴谱中,以刊行于1876年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
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因此,后世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此曲后世流传的版本主要是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古琴曲《流水》,下面将其中一部分试作分析。《流水》充分运用了古琴的“泛音、滚、拂、绰、注、上、下”各种指法,描绘了流水的种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第一段:引子。旋律在宽广的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同,旋律时隐时现,描绘出一幅“高山之巅,云雾僚绕,飘忽无定”的充满诗意的画面。
第二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琮琮琤琤,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段;是第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不同之处是它省略了第二段的尾部。
第四、第五段、旋律婉转志伏,似清泉出峡谷,汇入江河,一泻千里。
第六段: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连续的“猛滚、慢拂”及其上方奏出的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幽泉出山,风发水涌,时闻波涛,已有汪洋浩瀚的、不可测度之势;至滚指起段,极腾沸砰湃之观,具有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例: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令人联想到水天之际的的粼粼波光。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的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 第九段:颂歌段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第八、九段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例:
尾声清越的泛音,轻舟已过,势就徜徉,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综观《流水》,由静而动,由缓而疾,由婉转到跌宕,由点滴到浩荡,在力度和节奏的澎湃中,大自然的情景与人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高度的交融。
古筝曲《高山流水》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述志的传统《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中最早、最典型的寓情于景,借景述志的音乐作品。古筝曲《高山流水》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但却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意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在风格上与古琴曲完全不同。
由王巽之先生传谱的浙派筝曲《高山流水》的内容直接取材于伯乐牙弹琴遇子期的故事。不过这首由著名演奏家王巽之先生传谱的筝曲,并不是完整地讲述历史故事的叙事曲,而是由“高山”和“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深圳职高对口升学基础物理二轮复习试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doc
- 2015深圳职高对口升学基础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doc
- 台山市培英职中2014届对口升学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辨析并修改病句01.doc
- 2015重庆中职对口高职招生药剂类技能考试大纲.doc
- 北京市职高2014对口升学英语一轮复习基础练习题14(含答案).doc
- 2015铜仁职业技校对口升学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三十四(含答案).doc
- 备战2013对口升学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doc
- 北京市职高2014对口升学英语一轮复习基础练习题33(含答案).doc
- 服务业-保险业案例介绍02.DOC
- 备战2013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考试文秘类专业知识重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