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制度之发展及国际比较」.docVIP

「各国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制度之发展及国际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国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制度之发展及国际比较」

「各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之發展與國際比較」 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書 研討會舉辦之緣起與背景說明 Frazer(1992: 9)強調如同1980年代所代表的以「效率」(efficiency)為主軸的世界競爭舞台,開啟自1990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與社會競爭與合作平台上最重要的關鍵因子則非「品質」(quality)莫屬。近年來國內外環境快速變化,使我國高等教育面臨巨大挑戰。就外部影響因素而言,高等教育面臨重要的衝擊有:全球化的趨勢與國際教育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內則因近二十年來高等教育的急速擴張,造成資源分配的困難,而少子化的人口發展,使得未來幾年內的大學招生將日趨競爭。凡此種種,直接衝擊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在追求卓越,提升競爭力,並與世界高等教育接軌的情況下,國內高等教育正面臨重大變革。 「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趨勢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日益明顯。在此趨勢的帶動下,各國高等教育學府開始跨越國界(cross-border),甚至追求無國界的(borderless)理想(OECD, 2004)。全球化的趨勢成為高等教育機構發展的首要發展方向,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其最明顯的成就即在於國際交流廣度與強度的增加(Rizvi Lingard,2000)。這股國際交流活動的熱潮帶動各國對人才培育流通(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students and scholars)的重視與參與,尤其在高等教育的領域中,更是顯著(戴曉霞,2006:113-160)。另一方面,隨著新管理主義及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市場化(marketization)經營理念亦強力影響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大學在面對政府教育經費日益短絀的壓力下,逐步引進市場化機制,強調效率、效能及效益的精神;並以私人企業的管理法則,突顯績效責任及提升教育資源的效率。 歐盟國家,在全球競爭環境下積極改造各國高等教育體質。1997年歐洲議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里斯本開會,簽訂「關於高等教育品質認可之協議」(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 concerning higher education,又稱為里斯本協議(Lisbon Convention)開始加快步伐。該協定主要在於確定高等教育的品質認可,促使各國勞力市場得以流動,專業人才的證照可以跨國對照。隔年,德國、英國、法國與義大利四國在法國索邦簽訂宣言,宣示提振歐洲高等教育的水準;1999年則由29國簽訂波隆納宣言,確定於2010年建立歐洲高等教育區域。在認可制度下,確保各國高等教育品質,鼓勵學生與專業人員交流,促成歐洲高等教育區域的形成(Rauhvargers, 2004)。 在強調彼此交流的過程中,歐盟也注意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的提出。以優良的教育品質,促成各國學術交流為歐盟的主要工作之一。歐洲品質保證機制於歐盟國家的推動下,在各國大學逐步加入後,高等教育的辦學品質保證成為熱門議題(楊瑩,2007:1-50)。伴隨著品質保證的市場化趨勢,為過去高度依賴政府預算補助的大學及其管理階層,帶來強大的革新動力。歐盟不僅積極推動彼此之間的交流,甚至將交流版圖擴展至歐盟之外,更與非歐盟國家的大學進行合作,投入大量經費補助多元的行動方案,以期增加其他國家學生赴歐洲留學的數量(Europa, 2005a; Mariworm, 2001)。是以,歐盟的高等教育發展政策,也逐漸成為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動力因素(Altbach Knight, 2006)。 反觀臺灣,臺灣高等教育體制近年來亦有諸多變革,大學普遍面臨下列幾項考驗與挑戰。首先,國內大學教育由大眾化走向普及化,短期間大學數量擴張迅速,造成質量的失衡(戴曉霞,2000:39-64),加上少子化人口發展趨勢的影響已逐漸擴及高等教育,在僧少粥多的情勢下,對大學治理形成嚴重的挑戰,特別是許多大學將面臨市場萎縮的問題(姜添輝,2003)。其次,臺灣高等教育經費不足,且一時之間難以解決,成為高等教育未來發展之阻礙。為因應教育資源分配的再調整,國內大學面臨教育經費緊縮與自籌經費的壓力,如何創造並善用資源,成為大學經營與管理的新挑戰(湯堯、成群豪、楊明宗,2006)。 我國自2002年正式加入WTO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力便不斷地增壓。教育服務業市場之開放勢在必行,特別是高中職以上的教育市場更是首當其衝。國內高等教育在面對來自國際的強大競爭,如何掌握生存及發展的契機,成為經營與發展嚴峻的挑戰。Mok(2000)分析針對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認為臺灣將全球化趨勢化約成「去中央化」(decentralization)和「市場化」兩種。因此,臺灣高等教育擴張的過程中可以看見教育市場化的推手;在績效提升上可以看見評鑑制度設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