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 一、阅读《黔之驴》,完成题。(1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翻译下列句子。(分) 技止此耳!译文: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阅读《陋室铭》,完成题。(15分)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文的作者是????????? 代?????????????????????????? 。(2分)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 ) 谈笑有鸿儒( ? ) )无丝竹之乱耳(??? )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惟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 ??????????????????????????????????????????????? ? 三、阅读《》,完成题。(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