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道德推理:安乐死 - myweb - 东吴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推理:安乐死 - myweb - 东吴大学

三、反對安樂死的考量 論點2:處在允許自願安樂死的社會裡, 那些不想接受安樂死的人將失去說「不」的權利。 這是擔心在要求自願安樂死形成風氣後,其他選擇跟疾病抗爭的人將面臨極大壓力,他們願意奮力一搏的選項將在他人的眼光下消逝。 例如,家人可能因為在財務或人力上無法負擔而放棄病人。社會可能決定不要將醫療資源花在重症末期病人的照顧上。 三、反對安樂死的考量 評估: 論點1是滑坡論證:反對安樂死的人主張,社會可能因接受「自願安樂死」而滑到接受「非自願安樂死」。因為我們無法接受非自願安樂死,所以不可允許自願安樂死。這樣的滑坡論證是無效的推論。 論點2或許有道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反對安樂死的人擔憂社會失去反對安樂死的選項仍有道理。 三、反對安樂死的考量 值得思考的是: (1)人與人之間是否會因為社會提供了安樂死的選項,以致失去了某些重要的價值? (2)不提供安樂死這個選項的社會,又失去了什麼重要價值? (例如自我決定的價值) 以自願安樂死已合法化的荷蘭為例,根據1990年和1996年的調查結果,非自願安樂死的情況不但沒有變得更嚴重,甚至略微下降。因此,主張安樂死一旦合法會導致非自願安樂死濫用的比例上升的說法值得商榷。 三、反對安樂死的考量 (三)安寧療護可以取代安樂死的訴求: 安寧療護(HOSPICE)是一種不對末期病患做積極治療,而採取減輕疼痛的照顧方式。 評估:荷蘭的調查發現,減輕疼痛雖可「降低」但仍不能「消除」安樂死的需求。原因有二: 1.就算藉由最先進的技術也有5%的疼痛無法獲得控制。 2.病人要求安樂死多半是因為失去力量、疲倦、失去人性尊嚴、感到完全依賴。只有5%的病人是因為疼痛。 一位荷蘭醫生承認,主動安樂死無法取代安寧療護,但臨終照顧也須將主動安樂死列為可能性。 四、結 論 安樂死的要求多是出自對解除疼痛以外的其他價值之追求,所以安寧療護仍無法取代安樂死的要求。 反對安樂死的考量過度放大安樂死可能被濫用的結果,而對失去反對安樂死選項的擔憂雖然真實,但卻沒有堅強的事實作為根據。 參考書籍與網路資源 蕭郁雯,〈安樂死〉,《道德推理》,東吳大學哲學系 彙編,2013。 Lewis Vaughn, Doing Ethics: Moral Reasoning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3rd ed.,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2012. Chapter 9. 「死亡處方箋公視 主題之夜」,/watch?v=h9FoNETUOOY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tw/~ 第十三週:安樂死 為何需要安樂死?安樂死道德嗎? 一、前 言 台灣的真實案例: 王曉明是台灣爭取安樂死的首例。1963年,當時17歲、就讀北二女(現在的中山女高)的她在騎腳踏車上學途中遭計程車撞傷而腦死,從此躺在病床靠機器維生。 王曉民的父母不曾放棄,直到相繼病倒過世。她的母親生前擔心自己死後無人照顧女兒,曾上書給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先生,希望能通過安樂死的法案,但未能如願。父母死後,由三個妹妹接下照顧的擔子。 王曉民在2010年3月於高雄過世,享年64歲,她在病床上共躺了47年。 反思與討論 假設「你」遭逢意外而成為植物人,你願意依靠機器繼續活下去嗎?還是會希望能夠安樂死? 假設「你的至親好友」遭逢意外而成為植物人,你願意讓他依靠機器繼續活下去嗎?還是會希望能夠讓他安樂死? 不同的立場是否導致不同的結論?你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 一、前 言 安樂死的分類: 補充資料 1.主動(積極)自願安樂死:基於病人請求的仁慈殺人行為(例如,給予致命的注射或藥物)。 2.主動(積極)非自願安樂死:不經病人請求或同意的仁慈殺人行為。 3.被動(消極)自願安樂死:在病人請求下,讓病人死亡。例如,不採取維生所必要的手段、撤除呼吸器或餵食器。 4.被動(消極)非自願安樂死:不經病人請求或同意,讓病人死亡。 一、前 言 一般來說,法律禁止主動安樂死(不論自願或非自願),醫界也正式反對(雖然個別醫生會有不同的看法)。 被動自願安樂死是合法的,根據法律的觀點,具行為能力的病人有權利拒絕任何醫療。 被動非自願安樂死在某些條件下可能是合法的。即如果某些指定的個人(例如家庭成員)可以代表病人做決定。 安樂死的爭論主要是針對「主動安樂死」。 一、前 言 安樂死的哲學討論之中心主題:為何需要安樂死? 衍伸問題:安樂死是否符合道德? 許多延命措施使得人們在重症末期面臨「痛苦解除」的議題。 此外,安樂死也牽涉到「由誰來施行?」、「道德上是否接受安樂死及可接受的方式」等問題。 醫師協助自殺(physicia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