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2015.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2015

* * * * * * * * * * * * * * 国内(也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1. 土壤侵蚀调查与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 研究建立了土壤侵蚀分类原则和系统; 研究建立了土壤侵蚀区划的原则和系统(如:侵蚀营力划分一级区) 土壤侵蚀研究新方法和手段(3S、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同位素等); 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及模型(水土保持导致碳的排放等)。 国内(也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2. 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土壤侵蚀动力学机制及其过程; 中国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973项目); 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 土壤侵蚀区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制及其关键技术。 国内(也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3. 土壤侵蚀与沟道河道泥沙输移及洪涝灾害关联研究 水土流失片区面源污染控制与环境整治; 降雨地表径流调控(水土保持径流调控理论与实践—郭廷辅等著)。 1.3.3 我国水土保持成就 (1)以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等七大流域水保重点工程建设取得进展。 (2)在地广人稀、水土流失轻微地区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如青海“三江源区” (3)依法推进水土保持,积极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如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 (4)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我国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① 加强水土流失基础理论研究。 ② 加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管理与调控研究。 ③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与开发。 ④ 把防止与调控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⑤ 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率。 ⑥ 建立中国土壤侵蚀监测信息系统。 (1)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 (2)不断探索防治水土流失新途径 (3)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4)优化配置水资源 (5)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1.4 水土保持的主要对策 (1)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 ● 西北黄土高原区 突出沟道治理,以淤地坝为重点,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促进退耕还林还草 ◆ 坡顶植树戴帽,坡面开挖截水沟,拦蓄径流、泥沙 ◆ 坡耕地大力推行横坡垅作  ◆ 沟道修沟边埂、蓄水池、谷坊、塘坝,营造沟底防冲林 ◆ 调整产业结构,粮畜林果药杂全方位开发 ● 东北黑土漫岗区 ◆ 封禁治理,恢复提高植被覆盖度,保护表土层免于冲刷流失 ◆ 工程与生物措施并举,上拦、下堵、中间封治理崩岗流失 ◆ 发展经济林果,增加农民收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 发展沼气、节柴灶、小水电,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 南方红壤丘陵区 崩岗治理 ● 北方土石山区 ◆ 建设基本农田,改造坡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 治理开发荒山荒坡, 草灌乔结合,林、牧、果并举 ◆ 沟道修筑谷坊、防洪堤,沟滩造田,导水归槽,减轻洪水危害 ● 南方石质山区 ◆ 陡坡退耕  ◆ 抢救土地资源,改造坡耕地,蓄水保土,控制石漠化 ◆ 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群众基本的生存条件 ● 草原区 实行围栏、轮牧、休牧,建设人工草场。   在加强人工治理同时,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2)不断探索防治水土流失新途径 (3)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因害设防,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生态清洁流域治理 甘肃庄浪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山坡梯田 沟坡林草 沟底建坝 沟中蓄水 建设道路   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关系。同时,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中,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4)优化配置水资源 重大基础理论研究(10个方面) 水土保持关键技术(9各方面) (5)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1.5.1 同自然基础科学的关系 ① 气象学与水文学关系 ② 地貌学:地形条件 ③ 地质学:岩石特性与地质构造 ④ 土壤学关系:被侵蚀的对象 1.5.2 同应用学科的关系 ⑤ 与农业学科关系: ⑥ 与林业学科的关系 ⑦ 与水利学科关系 ⑧ 与环境学科关系 1.5 水土保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① 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 各种气候因素和不同的气候类型对水土保持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 另一方面,通过综合治理,改变大气层下垫面形状,对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及水文特征加以调节与改善。 试验 试验 ② 与地貌学的关系 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水土流失过程又对地形进行在塑造。 不同坡长 不同坡度 ③ 与地质学的关系 许多水土流失的形式 的发生与地质条件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地基、地下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