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同柞蚕品种在我市区适应性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柞蚕品种在我市区适应性比较

不同柞蚕品种在我市区适应性比较摘要:采用“青六号”、“龙蚕一号”、“青一号”、“选大二号”(引进对照品种)四个不同的柞蚕品种,进行区域的适应性比较,调查结果表明:引进“选大二号”在我地区表现优良,产卵量高,“选大二号”262粒“龙蚕一号”252粒“青一号”241粒“青六号”239粒,幼虫发病率和死笼率低,分别为1.6%和0.66%;幼虫生命率为95.91%;收蚁结茧率达到88.2%;茧层率为10.73%,主要经济指标优于“青六号”、“龙蚕一号”和“青一号”品种。 关键词:柞蚕;品种比较;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8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23-2 品种比较是选用优良品种,提高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因此,该方法在蚕业生产上广为利用,本试验目的就是通过饲养不同的柞蚕品种进行比较,评选出适宜我市区的优质、高产,易饲养的优良品种,为提高产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采用“青六号”、“龙蚕一号”、“青一号”“选大二号”(引进对照品种)四个品种进行饲养比较。柞树品种为“蒙古栎”。 1.2 试验设计 采用四个柞蚕品种,即:“青六号”、“龙蚕一号”、“青一号”“选大二号”,每个品种一个单蛾为一个试验区,6次重复。试验用卵数6136粒。 1.3试验方法 卵面消毒:采用盐酸甲醛混合液消毒,将盐酸(分析纯)、甲醛(36%)、水、按1:1:11的比例配制,即得3%盐酸甲醛混合液。把卵纸浸泡在配制好的消毒液中,药液温度为25℃,消毒时间30min,然后用25℃的清水脱药漂洗2-3次。技术管理,饲养场地要求一致。根据幼虫食叶要求,1-3龄采用1年生树饲养[2],4-5龄采用2-3年生树饲养,营茧期采用3-4年生树。试验中按随机排列的方法设计试验区,操作均按常规的养蚕方法进行,尽量做到各种技术处理一致,尽量减少人为的误差。收蚁时间统一为7月20日。本试验着重调查卵期生命力、幼虫生命力、全龄经过、产茧量以及茧质情况。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与孵化率关系的比较 不同品种的孵化率比较结果见表1。平均单蛾产卵量,“选大二号”262粒“龙蚕一号”252粒“青一号”241粒“青六号”239粒,前者与后者比较平均单蛾产卵量分别提高10.0、21.0和23.0个百分点。平均单蛾收蚁,“选大二号”262头“龙蚕一号”252头“青一号”241头“青六号”239头;孵化率,“选大二号”99.1%“青一号”、“青六号”和“龙蚕一号”99.0%。各品种间孵化率差异不显著。 2.2不同品种与发病关系的比较 不同品种与发病的比较结果看表2。青六号自然损失44头,损失率18.4%,平均每区结茧183粒,幼虫发病率5.0%,死笼率2.7%;龙蚕一号自然损失37头,损失率14.7%, 平均每区结茧204粒,幼虫发病率4.4%,死笼率2.5%;青一号自然损失41头,损失率17.0%,平均每区结茧189粒,幼虫发病率4.6%,死笼率3.1%;选大二号自然损失36头,损失率13.7%,平均每区结茧216粒,幼虫发病率4.1%,死笼率1.9%。比较结果表明:“选大二号”幼虫生命率为95.91% 分别比“龙蚕一号”、“青一号”和“青六号”提高0.28、0.48和0.94个百分点。 2.3不同品种龄期经过与收茧量关系的比较 不同品种龄期经过与收茧量比较结果见表3。幼虫龄期和营茧期经过“青六号”与“龙蚕一号”比较分别为54d和55d,营茧经过8d和9d,两个品种龄期和营茧期经过相差1d;“青一号”和“选大二号” 幼虫龄期和营茧期经过分别为56d和10d;区组平均产茧量“选大二号”216粒“龙蚕一号”204粒“青一号”199粒“青六”号183粒。从比较结果看,“选大二号”在我市区有良好的适应性。 2.4 不同品种与茧质关系的比较 不同品种茧质比较结果见表4。雌雄平均茧层率“选大二号”为10.73%,分别比“青六号”、“龙蚕一号”、“青一号”提高0.43、0.41和0.2个百分点。该品种与上述三个品种比较,不但易饲养,而且具有抗逆性强、幼虫发病率低、茧形大、茧层率高的优良特点。而其它三个品种,茧的形态、大小和重量相似[3]。 3 小结与结论 引进柞蚕品种“选大二号”产卵量高,“选大二号”262粒“龙蚕一号”252粒“青一号”241 粒“青六号”239粒,前者与后者比较平均单蛾产卵量分别提高10.0、21.0和23.0个百分点。各品种间孵化率无明显差异。 引进柞蚕品种“选大二号”幼虫生命率高,“选大二号”为95.91% 分别比“龙蚕一号”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