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踩缝纫机到农民企业家创业历程
从踩缝纫机到农民企业家创业历程提起郭正明,赣粤边陲两省三乡(江西信丰万隆、广东南雄界址及坪田两乡镇)方圆上百里的村民都说,这个人真有两下子。他从―个走村串户踩缝纫机的“手艺人”起家,如今发展成为一个开着小轿车,拥有自来水厂、酒楼等多家经济实体的农民企业家。
同他谈起创业成功的秘诀,快人快语的郭正明笑道:“我祖祖辈辈都是作田人,哪有什么秘诀呀?如果一定要我讲,我认为作田人那句人勤地不懒的话使我终生受益。”他说,今年我四十有四,能有今天,都是作田的祖祖辈辈从小教育我引导我做事要勤劳要敢于摸爬滚打,要一步―个脚印走好的结果。
办时装来料加工赢得创业第一桶金
1980年,17岁的郭正明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信丰县万隆乡万隆村布尾岭。看着他细瘦细瘦的身子,父母为他今后的生计安排颇费了一番思量: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天生就不是块作田的料,要谋生该让他去干什么呢?思来想去,父母决定让他去学徒做裁缝,因为干这活儿轻,都是一些“手头功夫”。郭正明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拜师学艺格外刻苦耐心。为尽快学到一手裁剪缝纫技术,白天他跟随师傅走村串户学做裁缝手艺,晚上找来废旧书报裁裁剪剪、缝缝补补。一晃3年过去了,郭正明“出师”了。因为他文化程度较高、悟性好,学徒时又格外用功,经他裁剪缝制出来的衣裤,不仅布料算得精准,而且款式新颖,找他做衣服的“东家”越来越多,郭正明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裁缝师傅”。
名气大了,不仅找郭正明做衣服的顾客多,前来-要求拜师学艺的也逐渐增多。生意好了,他却苦于没有三头六臂来应付找他的顾客和拜师学艺的学徒。于是,他便想到在圩镇办-+服装来料加工店,腾出走村串户的时间来裁剪缝制衣服和指导学徒。1985年,郭正明在万隆圩租下了万隆村村部礼堂,办起了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第二年,他为满足南下打工群体学技求职的需求,又办起了服装裁剪缝制短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两个月,随到随学。准确的定位,使他的生意颇为火爆,邻近的小河、正平及广东南雄界址、坪田的青年纷至沓来参加培训。一时间,郭正明的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成了邻近乡亲的职前培训中心。他也由此掘得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1986年-1991年,短短5年间,他先后培训了1000余名南下求职青年,有很多人南下广东成为了制衣厂的业务骨干,有的当了“指导工”(班组长),有的当上了车间主任,郭正明自己的收入加上来料加工的收入也累计达到了5万余元。
勇敢挑战自我改行成了酒楼老板
1991年,郭正明拿出做裁缝和举办服装裁剪培训班赚来的钱,在万隆圩上盖起了占地100余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住上小洋楼后,他却彻底放弃了干裁缝和举办服装培训班这一行。1993年,郭正明办了新居乔迁之喜的宴席之后,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的牌子换成了明星酒楼。远近乡亲和亲朋好友都好生纳闷:做服装、举办培训班,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了却突然改行,真不知他吃错了哪门子药。而郭正明却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改革开放几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改变了不少,自己剪布请师傅做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商场店铺里来自全国各地红红绿绿款式新颖多样的服装越来越多,村民们衣着打扮的选择也越来越宽,做裁缝这一行当要保住往日红红火火的辉煌越来越难。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凭着自己炒的一手好菜,以及自己做裁缝手艺时吃过百家饭,结识的人多,在圩上办个饮食店准有出路。
郭师傅改行做饮食了,以往他做过裁缝的东家都为他感到惋惜。在赶集赴圩的时候,朋友们都喜欢来到他的酒楼泡上一茶,或炒上几个菜喝几口米酒。酒楼有远近乡亲和南来北往昔日东家的光顾,生意很快红火了起来。酒楼生意要做好,郭正明深知靠的是服务质量和良好环境。于是他在起早贪黑打点好酒楼生意的同时,潜心钻研烹调技艺,先后下县城赴赣州参加了烹调技术培训班。1993年,他又投资了3万余元,在酒楼大兴土木(装修)的同时,购买了彩电、VCD搞起了卡拉OK,并安装了空调设立了包厢雅座。酒楼环境的改善,使他的饮食生意越做越红火。食客的增多,不仅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也为他带来了不少致富的信息。在经营酒店的同时,每年他都要为万隆乡亲销售生姜、生猪等成百上千吨农产品,使他在贩销农产品中也获益不少。
办起自来水厂惠泽邻里乡亲
风风火火经营酒楼几年,有一件事却让郭正明感到分外头痛:万隆圩饮用水资源缺乏,在大旱之年逢上生意好时,自家水井里的水不够用,常要请人到1公里外的地方去挑山泉水。他常想:要是万隆圩能像县城那样有自来水厂,用水时―拧水龙头,水就哗啦哗啦流出那该多好。但自来水厂由谁来建呢?省定贫困乡万隆的财政状况,仅供乡村两级吃饭已是捉襟见肘了。1999年,万隆乡党委、乡政府解放思想,提出要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包括建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