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轮胎特保案看全球贸易保护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轮胎特保案看全球贸易保护战

从轮胎特保案看全球贸易保护战纠缠长达半年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应该是今年9月国际贸易舞台上最惹人争议的话题了。全球金融危机刚出现破冰迹象、国际贸易亟待恢复的情况下,这两个贸易大国间擦出的火药味,让全球贸易保护战的开打成为普遍担忧的问题。 轮胎特保案开了个坏头 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从当月的26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特保制裁,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这是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的首例特保调查,也是案值最大的一起。此举一出,迅速遭到中国政府以及中美业界的广泛反对,不少舆论认为,这将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 一方面,对于出口利润本已相当微薄的中国轮胎业而言,是沉重的打击。一旦特保措施启动,由于无法承受惩罚性的税率带来的成本压力,中国产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很可能在未来3年里全面退出美国市场,预计这将造成中国20多家轮胎企业倒闭,10万工人失业。 另一方面,美国轮胎业也未必是该项关税政策的获益者。据悉,美方在中国有4家合资的轮胎生产企业,特保政策一出,他们的利益将受到直接损失。同时,在美国从事中国轮胎进口、经销、运输等行业的10万人也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这对美国就业市场其实是雪上加霜。 此外,中国产轮胎在美国的平均售价为每个50至60美元,而美国高级轮胎价格达200美元,无法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轮胎,对处在低迷经济环境下的美国消费者也不是件好事。在特保措施出台后,美国低价轮胎的价格急剧上涨,涨幅已达10%至28%。 特保案造成的恶劣影响还不止于此。《华尔街日报》9月15日的报道称,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暗示,特保举措可能会令美国更多的行业发起抵制中国制造的行动。 而就在美国出台特保措施前后,阿根廷和巴西也表示将联合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此外,印度对中国乘用车轮胎的特保调查也已展开。 中国反击并非形式主义 轮胎特保案被认为是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的第一例特保调查,也因为中国政府对此事作出的迅速回应,表现出了“针锋相对”的意味。中国商务部宣布,将依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中国政府在此事上表现出的激烈姿态,很快引起了美国禽肉行业的不安。美国禽肉和鸡蛋出口协会负责人表示,理解中国方面的愤怒,他们为奥巴马政府的处理方式感到不安,同时呼吁中方撤销对进口美国肉鸡的相关指控。 开打全面贸易战可能性不大 中国早已沦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截至2008年,中国已连续14年“荣登”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冠军宝座”,并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笔者从10月底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了解到,2009年1至9月,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涉案总额约有102亿美元,涉案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贸易救济调查就有17起。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同比减少1448.6亿美元,其中仅“两反两保”调查直接影响出口的金额就达82.76亿美元,占同期出口减少总额的5.7%。若再加上各种贸易壁垒,受影响的出口金额就更大了。 一向很少对诸多的贸易保护主义采取实质性报复的中国,这次却在短短两三天内予以了强有力的回击,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中国此举是否意味着全面报复的启动,进而酿成一场全球性的贸易大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这场交战的火药味较过去要浓烈一些,不过中美双方并没有引发全球贸易战的意愿,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诉求。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奥巴马的决定体现的是美国的帝国思维。利用贸易争端打击中国这一最大潜在竞争对手,正是这一思维的体现。对此,中国出台的回应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不过,中国目前发起的反击,也把握了相当的分寸感。相信包括奥巴马政府在内的一些成员国决策者们都清楚,出于单边利益甚至仅仅是单边一小部分群体的利益挑起贸易争端,只是短期的政治救济手段。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所言,“与中国进行贸易战是个坏主意”。如果中美之间的摩擦升级为全球保护主义的战争,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经济复苏说拜拜了。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