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金融界风云人物(十一).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上海金融界风云人物(十一)

大上海金融界风云人物(十一)这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永远不能磨灭。 著名作家俞天白先生授权本刊的独家连载,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金融史上留下不朽印记的众多人物和事件。 在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回归中,上海金融的多元格局也逐步出现,正如上海性格: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充分显示她的兼容性与多样性。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外汇市场、黄金交易……货币、金钱,正向应有的内涵与活力回归;资金、资本,作为一种资源开始摆脱牢笼,按其本性走向市场。 投资信托的“探险” 在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配置方面,甘冒第一个吃螃蟹的风险去筹集资金的,是当时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副市长陈锦华,还有刘靖基、徐鹏飞……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绿了神州大地,也唤醒了沉睡在密封罐里三分之一世纪的上海人的经济意识,吹活了上海人固有的那种地域自豪感:上海是中国的骄傲。上海是断然不能落后于人的。 从首都传来消息:邓小平针对利用外资和组织合资公司的问题,两次找荣毅仁谈话。不久,荣毅仁组建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而且很快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这对市政建设方面资金极度短缺的上海,更是诱惑与挑战!上海市政府领导决定尽快在上海成立同样性质的公司,并上报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 这是1979年12月,距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还不到两个月。行动是迅速的,果断的。然而,直到1981年3月,报告送上去15个月以后才获批准。 谁来打这面旗帜 组建工作开始了。 先组织工作班子。市政府指定任市政府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的徐鹏飞、黄鹂筹建。当时着重考虑的是这样几个问题:谁来抓具体业务当公司总经理?请哪些人员组成公司董事会?谁当董事长?董事、董事长无异于一面旗帜,这些人选得准,公司才能被各方面接受,最大限度地起到桥梁作用。 国内外有声望的实业家姓名,一一闪过市长汪道涵、副市长陈锦华和筹建人徐鹏飞的视野,拈了又拈,选了又选,终于在这样一些姓名上定格了:董事长刘靖基,副董事长唐君远、周璧、徐鹏飞、陶植、葛恒……,总经理徐鹏飞,副总经理丁忱、杨锡山、张效浚、冯正祥……既然是东西方经济的桥梁,那么海外金融界、经济界的知名人士,也应该在组织机构中体现出来,以顾问身分发挥作用。于是,王宽诚、唐翔千、吴中一等一连串姓名出现了。这份名单将公司的性质和气慨体现得淋漓尽致。刘靖基,是中国著名实业家,著名民主人士,德高望重,能够赋予这家刚刚问世的公司超越政见、兼容五洲金融和实业的宏大气魄;徐鹏飞,较长时间生活在海外,熟悉国外情况,而且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正是这座桥梁所需要的素质。至于几位顾问,在海外都是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人士,如王宽诚,是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唐翔千,是香港工业总会主席,中外合资联合毛纺公司的外方投资者,在上海有多项投资项目;吴中一,则是香港纺织界实业家……可以说,他们的姓名,都堪称某一个方面的象征,能展示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的实力、信誉和效率。 一切准备就绪。1981年7月23日,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举行第一次董事会,通过了公司章程和董事长、总经理人选。翌日,举行成立大会。 局面一点点打开 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迎着风浪扬帆出海了。正如第一次远航,开始阶段的航程总是摇摇晃晃,甚至在航线左右打转,显得举步维艰。既因商海茫茫,也因船体未坚。她的底气是如此单薄:注册资金1亿人民币,实收资本只有政府拨款2000万元;他们业务天地分外狭小,人员才三四十名;办公处,是中山东一路33号大院内的几间陈旧办公室。或许,诞生时的声势太大了,引人注目的这种赫赫然的震慑力,倒被人当成了重要竞争对手来提防的心理根据。徐鹏飞向某个部门要几名熟练的业务人员,回答很干脆:你们要的人,一个都不给! 扬帆的风啊,你在哪里呢?还是从发掘自身的优势做起吧。 那么,什么是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应该发掘的优势呢? 经济信息!市政府筹办的机构,得天独厚的便是这个! 于是,他们向外商采取了初级合作形式:“三来一补”。也就是说,外商来联系需要工业加工的,他们安排厂家承接。此外,就是组织洽谈合资项目,当牵线搭桥的红娘。 他们始料未及,这正符合开放初期来华投资的外商的心理状态。中国国门初开,跨进门来头一件事,当然是摸一摸政府的意向,试一试水温。而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正是这些客商认定的最可靠的信息来源。“三来一补”的项目搞成功后,自然会出现中外合作、合资等较高级的形式。 局面就这样一点点打开。当初这一逼,倒真的逼出了当代上海开放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向世界展示上海是一个大胆思索、勇于实践、敢于冲决思想桎梏、融进世界潮流的崭新的上海。 破纪录的“第一” 他们筹建起上海市第一幢提供外商办事机构使用的现代化办公大楼:联谊大厦。那年邓小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