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施肥技术创新破解利用率偏低困局.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肥技术创新破解利用率偏低困局

施肥技术创新破解利用率偏低困局长期以来,我国化肥施用剂型单一、施肥技术落后、科学施肥意识淡薄,不科学的施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当前,以缓控释肥为代表的优质肥料品种、种肥同播为代表的先进施肥技术在我国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得到持续发展。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其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达40%左右。长期以来,我国化肥施用剂型单一、施肥技术落后、科学施肥意识淡薄。统计显示,我国肥料利用率约3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 不科学的施肥后果极为严重,导致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酸化、结构变差,水体富营养化,空气污染等。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新型肥料、使用科学施肥技术等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当前,以缓控释肥为代表的优质肥料品种、种肥同播为代表的先进施肥技术在我国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得到持续发展。 缓控释肥――农民心中的良肥 海南省海口市演丰镇盛产香蕉,平均每户人家有20多亩香蕉地。农户黎传东是当地有名的香蕉种植大户,去年6月,海南省农技推广中心在他家选了两亩地做试验,施用了缓控释肥。老黎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肥料,以前都是用钾肥、磷肥还有尿素来给香蕉施肥。“施用新型肥料后,结果太让我意外了!香蕉成熟后,试验田里的香蕉比其他香蕉每株要多产出10多斤呢。”他兴奋地告诉笔者。尝到甜头的老黎如今逢人便推荐这种新型肥料。 当地农技人员告诉笔者,施用缓控释肥的香蕉地不需要追肥就能保证作物的养分需求,节省了肥料成本,同时,施用缓控释肥的香蕉树叶比一般的香蕉树叶更大,容易高产,而且结出的果实颜色鲜亮。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组专家、吉林大学教授高强介绍,传统化肥养分释放速度快,难以被作物完全吸收,肥料中的大部分养分容易被淋溶、挥发,利用率低。缓控释肥是一种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一致的肥料,具有省时省力、增产增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我国缓控释肥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00年,全球缓释肥料消费100万吨,我国几乎没有。2010年,缓释肥料在全国22个省共计30余种作物上示范推广,累计示范推广面积已达5000万亩。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夏敬源介绍,示范推广结果显示,缓控释肥在节肥、增产、增效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在所有作物上全部增产,平均增幅达10%,最高达到40%以上,经济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平均每亩增收达120元左右,在提高品质、防止污染、培肥地力等方面比一般的配方肥有很大的提高。 种肥同播――专家推广的良法 吉林省东丰县拉拉河镇农业科技示范区有186亩玉米采用了缓控释肥的肥料新品种和种肥同播的科学施肥技术,每棵玉米植株比采用传统施肥技术的玉米植株要多80~90粒玉米籽粒。 东丰县红石推广站农艺师赵辉告诉笔者,“种肥同播”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是在作物播种时,按有效距离,将种子、缓控释肥一起施下去,提高农民施肥精准度,同时又省工、省时、省力。目前,此项技术已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省广泛开展。据测定,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下,使用缓控释肥能减少施肥次数,一次施肥免追肥,避免玉米早衰等问题,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20元左右。 赵辉把笔者领到了农民沈志山的玉米田里。老沈高兴地说,采用新技术后,今年20亩玉米总产量比去年增加近4000斤。老沈有近40年种植玉米的经验,他觉得玉米比其他作物种植简单得多,平时除了喷洒除草剂外基本不用管理,关键环节是施肥。“采用种肥同播技术后,我总结就是苗期出苗齐、颜色深、长势均匀,后期灌浆快、不脱肥、籽粒饱满”。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孙克刚研究员表示,采用“种肥同播”技术,将高效的缓控释肥与先进的种肥同播技术有效结合,这种“良种+良肥+良法”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耕作效率。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吉林省万余亩耕地上进行新型施肥技术试点。这项为期3年的万亩玉米示范项目,最终通过试点希望能达到“玉米普遍增产10%~15%,减少化肥施用10%~20%”的效果。夏敬源表示,未来万亩玉米试点将形成选种、测土、施肥等一整套完整、规范的种植体系,以便在全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站企合作――农化服务的良方 “改变农民传统施肥习惯,促使农民采用科学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需要农技部门和肥料企业一起努力。”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宏坤说,除了政府加大种肥同播机械的专项补贴力度、企业提高配套服务以外,要提高农民的认识和使用积极性,就要推动各地土肥站、农技站和肥料企业走“站企合作”之路。 东丰农化服务中心是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丰县土肥站和金正大公司三方共建的我国第一个县级农化服务中心,这开启了农技部门与企业合作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该农化服务中心集农资产品销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