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达木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探究
柴达木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探究我国土地落实承包到户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目前土地退化、生产环境污染、农业增效艰难等农业问题又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改善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是面临一项重要课题。柴达木农业是我国典型的绿洲农业区,是青海农牧业生产主要基地之一,主要位于盆地东、中部。耕地资源丰富,但耕地质量差,生产结构简单,经营方式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同时耕地沙化次生盐碱化严重。柴达木农业具有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一、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一) 概念 生态农业经济是融土地利用与生产方式和经济目的为一体操的有机综合体。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栽培与合理利用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1)。生态经济是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探究能够维系两者长期动态平衡关系。农业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本质是在不同尺度上,不同层次中社会经济生态等众多的相互冲突目标之间的权衡与取舍(2)。由此可见,一切农业经营活动方式的核心均是围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家庭相对于农业经营则为基本经营单位。据此,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概念为:以家庭为农业生产单元,以经济理论和生态规律为指导,围绕土地农业利用中心,建立互利互效和谐发展的生产与经济新秩序,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进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内涵 柴达木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由此决定了家庭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内涵不同特点:在内容上,农业不是纯粹的粮油作物种植业,还包含种草养畜在内的畜牧业;在功能上,在保持经济功能基础上,还应结合柴达木自然特点,积极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功能,防止土地风蚀沙化次生盐碱化;生产中,不仅是要强化农作物生产系统内部的循环,而且还要通过扩展产业链,建设农作物与牧草、牲畜之间的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在资源利用上,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应包含社会、经济、人才等资源,通过聚集优化资源,建立经济投资风险低,经济功能稳健的生产经营系统。
二、农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概况柴达木有耕地2.67×104hm2,平均海拔2700――3200m,年日照时间平均3009――3532h,年≥5℃积温1180℃,年最高温度+28.8℃,最低温度-29.3℃,平均温度≥+2.1℃,日温差12.6――17.8℃。无霜期87――131d,年降雨量35――180.3mm,集中分布在6、7、8、9四月中,蒸发量1358――3526.1mm。土壤剖面层次多不明显,质地轻,性质碱性,有机质含量低。霜冻、干旱灾害频繁,地表水贫乏,农业灌溉紧张。水是柴达木农业发展的瓶颈,没有水就没有绿洲农业。
全区农业自然村152个,农户约0.98×104户,总人口约4.25×104人,劳动力约1.68×104。农业主要分布在盆地中、东部,经营单位以户为主,户均面积3.34 hm2;主要种植小麦、青稞、油菜,副业主要为舍养奶牛和土种肉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备,其中建设干支灌溉渠系1000km,覆盖农业生产区,畜棚约6000座,平均面积约100?,平均户有率约65%;境内青新、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纵穿东西,德――都、格――敦公路横跨南北,乡村道路实现村村通,可满足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二)分析 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多。一是年均气温低,无霜期短,耕种指数低,作物种植面窄;二是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短缺,从而影响种植生产规模;三是耕地退化,农业生产依赖于化学肥料,导致土壤结构变劣,板结、沙化普遍,有机质含量下降;四是主要农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尤其是劣等耕地经常是收不抵支(3),耕地承载能力小,劳动力富余,农民收入徘徊不前。
比较优势明显, 主要表现在:日照射时间长,日温差大,只要科学管理,则很有利于农作物和饲草料提高产量;农业生产品种资源丰富,其中有优良牧草品种10余种,地方牛、羊良种4个,尤其是以天峻为代表的藏系羊、高原牦牛高寒地区肉产品和以茶卡为代表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羊肉产品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品牌,特别是生产环境无公害污染,达到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在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域农业结构处于正在调整阶段,经济畜牧业优势地位和生态区位逐渐呈于明显。交通发达,农村劳动力充足,农业生产设施基本完备,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全区现仍有1/3草地处于退化状态,每年入冬季节将必须强行处理超载牲畜,无疑为发展农牧结合提供难得的商机。
三、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