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环境设计新思维善用自然资源与生活智慧.pptVIP

绿色校园环境设计新思维善用自然资源与生活智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校园环境设计新思维善用自然资源与生活智慧

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 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暨環境教育輔導計畫主持人 全校式經營能源輔導計畫執行總監 江慧儀 節能不只是節電 具體能 (embodied energy) 各種材質的消耗的能源相對密集度 relative energy intensity of certain materials: 整合的、系統性設計 用Permaculture設計系統的倫理原則設計學校環境的案例 什麼是Permaculture? 1970年代,由澳洲生態學者Bill Mollison所創,目前全球各大洲都有其推動機構與實踐者 Permaculture (“永續生活設計” 或 “樸門學”) 是一套設計系統,是用來支持人類永續生活的技術與原則。 創始人:Bill Mollison 14 Permaculture原則 每個元素產生數項功能 傳統花園設計的要件,是針對單一因素來選擇的。 遮蔭的樹 作圍籬的灌木 有美觀的玫瑰 Permaculture設計中,各種設計都有多元的功能,例如: 一棵樹被用來 : 遮蔭 產果 吸引野生生物 提供藤蔓攀爬生長的地方 做為風阻 做為蒐集與儲存水的漏斗 如何將校園設計為能自我支持的系統? 那麼, 一支燈管的生命週期呢? Permaculture 設計過程 觀察與互動 願景 (我們的節能設計應該做些什麼?) 評估資源跟需求 練習設計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分析、討論 一個運用自然系統的方法 解決校園排水不良的問題-香蕉圈 2個月後 Permaculture 設計過程 Beauty in simplicity “三流的工程師將機器或製造過程複雜化,只有一流的工程師知道如何把機器或設計過程簡化。” - 可持續發展先知舒馬克 Schumacher on technological complexity: Any third-rate engineer can make a machine or a process more complex; afterwards, it takes a first-rate engineer to make it simple again. 想像你想要什麼樣的校園。無批判地進行腦力激盪 你想要設計的新校園應是對整體環境甚至地球有絕對的淨好處的,那便是,為了改變這個空間以及當空間改變之後,地球與居民的生存環境應變得更好,而非更糟,因此,新的地景應該: 需要更少外界的能量輸入,尤其一旦他處於成熟狀態。 創造而非破壞野生生物的棲地。 提昇空氣、水與土壤的品質。 最終的結果是希望,參與的人所投入的勞動與負擔應該會越來越輕,因為一個好的永續栽培系統,大部分的工作會在自然的系統種產生與完成。 你們對於校園地景的要求與需求?更應該問:它可以提供什麼? 這個地點與社區需要什麼? 你有何技術,物理/商業上的資源? 你和其他人在這個計劃上願意花費多少時間? 這個地方應給人何種感受?(熱鬧?安靜?) 這塊土地可以長期永續生產何種食物、藥物、薪材?或其他? 你希望此地點全面性的宗旨或功能是什麼?(教育?學習?示範點?社區中心?) (新興國小的例子) 在願景進程中提問 哪些輸入/產出/服務/要素是學校/校園所需要的? 社區? 地區? 哪些產出/服務/要素是學校/校園可以提供的? 社區? 地區? 緩解校園排水不良問題 提供教學場域 提供學校食物 提供棲地、增加生物多樣性 強化教師互動 創造校園新地景 分析 執行 觀察 願景 規劃 This process goes around and around, and ALL designs can be improved upon endlessly. By adding in more designers (students too!), the more informed and creative the design becomes. 照顧地球 分享多餘 限制消費 限制人口 照顧人 (師生、社區) 謝謝聆聽!請多指教! 在台灣暫時翻為永續生活設計或者音譯為樸門學 重要的是如何運用各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創造可持續、整體的系統 A reverse way to look at this multifunction aspect, is that by just doing one thing, you are actually influencing the environment in many ways This picture is a good description of permaculture. Good design is hard to see – it is not obvious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