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治及预防.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治及预防

浅谈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治及预防【摘要】2010年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第一批)李敬芳老师主研的《炎虎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剂量个体化治疗流感的对比研究》编号2010013014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1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25-01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全世界每年流感流行会导致300~500万的严重流感病例,每年死亡人数大约有25万到50万[1]。给全球的公共卫生、经济等诸多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就流感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情况探讨如下。 1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可分为包膜、基质蛋白(M protein)以及核心三部分。包膜层嵌有突出膜外的2种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s,NA)[2]HA具有抗原性,可以使人体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但变异较快。NA可以增加病毒的释放,从而促进感染的扩散,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此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但可以限制病毒释放,缩短感染过程。基质蛋白M1、 M2构成了病毒的外壳骨架。病毒核心为核酸RNA、核蛋白体及影响RNA转录复制的RNA多聚酶。核蛋白抗原性比较稳定,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特性不同,将病毒分为甲、乙、丙 3型,引起20世纪以来的4次流感大流行的均为甲型流感病毒,其依据HA、NA的抗原性不同,可将HA分为16个亚型(Hl-H16),NA分为9个亚型(Nl-N9),因此,流感病毒可由HA和NA的不同组合而形成多种亚型[3]。其中,曾在人群中流行和传播的主要有H1N1、H2N2、H3N2等亚型[4]。 2 流感感染人体的过程 急性期的流感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后1周内具有传染性。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流感病毒包膜糖蛋白HA和NA,以及基质蛋白Mz在流感病毒复制、侵袭中起关键作用,是流感疫苗或抗流感病毒药物可利用的主要靶点。 3 临床表现 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中毒型。潜伏期1-3天。有明显的流行和爆发。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鼻咽部症状较轻,可有食欲减退,胃肠型者伴有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肺炎型表现为肺炎,甚至呼吸衰竭,中毒型表现为全身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可致循环衰竭。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流行季节,一个地区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急剧增多,有畏寒、高热、全身酸痛、关节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具有流涕、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可以做出流感的临床诊断。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具备如下1种阳性发现: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在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与流感最主要相鉴别的疾病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往往流涕、流泪等局部症状较重,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较轻。禽流感的H5N1具备高致病性,能够感染人类,是目前禽流感防治工作的主要监控病原体,宜依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5 治疗 5.1 对症治疗:轻症患者不需特殊处理。重症或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口服解热镇痛剂、祛痰止咳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物等。 5.2 抗病毒药物 5.2.1 M2蛋白抑制剂: 金刚烷胺(amantidine)和金刚乙胺(remantidine)对流感甲型(包括敏感H5N1)病毒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而对乙型流感无效。对无并发症患者,口服金刚烷胺200mg/d,疗程5天。但须在发病后24~48 h内服用,否则效果不佳。金刚乙胺疗效弱于金刚烷胺,不良反应也较小。近来发现,在北美,大多数流感病毒甲亚型对这2种药物开始耐药[5]。另外,Pinto等[6]发现1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也对金刚烷胺耐药。其耐药性值得重视。 5.2.2 NA抑制剂: NA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奥司他韦(oselta-mivir,Tamiflu)和扎那米韦(zam―mivir,relenza,diskhaler)。奥司他韦与扎那米韦极少产生耐药性,且二者作用于NA的位点不同,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奥司他韦与扎那米韦对甲(包括H5NI)和乙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均有效。两药疗效相当,均可用于预防和治疗[7]。临床用于1岁以上患者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青少年(13岁以上)和成人口服奥司他韦75 mg/d,连续10 d可预防流感;口服奥司他韦75 mg,bid,连续5 d用于治疗,使症状减轻,病程缩短[8]。最好在发病48 h内服用,否则效果不佳。奥司他韦对禽流感病毒H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