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证人身份保密制度的建构设想.doc
试论证人身份保密制度的建构设想
论文摘要 证人不出庭作证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审判中的一大顽疾,针对证人安全保护这一重大制度缺陷,本文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证人身份保密制度,从证人信息被国家机关掌握到证人出庭作证整个过程中,保护证人的身份信息,从而达到保护证人人身安全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证人出庭 作证义务 身份保密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刑事证人强制出庭、刑事证人保护、刑事证人作证补偿等方面作了规定,在立法上充实了我国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并且规定了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作证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惩罚措施,但是并不能解决大部分的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包括交通不便,不愿意耽误时间或浪费精力,更重要的原因是害怕受到打击报复。
一、现实案例反应的社会现状
证人害怕遭受报复的心理是由于长期以来发生了众多的此类案件,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从两个具体的案例来看:案例一,山东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大池庄村民刘桂安,于1995年因强奸罪(未遂)被莒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1997年减刑释放后,刘桂安就扬言要对证人胡秀娟进行报复。胡秀娟和丈夫分别找过村治保主任,找过村支部书记,找过村委会主任,还找过东莞镇派出所以寻求保护,但是,面对刘桂安的种种威胁,村干部和派出所并没能采取什么切实的保护措施。1998年7月,刘桂安路经胡家门口,用随身携带的镢头猛砸胡秀娟和其8岁儿子的头部,致二人当场死亡。莒县公安局刑警三队在案发后赶到现场,得知有五六人目击此事。但是,因为怕被告人报复,目击证人全都拒绝作证。案例二,湖南新晃县农民廖明江(曾经在1983年因报复证人而被新晃县人民法院判刑两年)涉嫌一盗窃案,在警方对其进行犯罪嫌疑调查后,归咎于依法作证的证人,处处找证人的麻烦、威胁证人,证人曾经向村委会求援,却没有人管。在2001年11月28日的一次口角中,恼羞成怒的廖明江挥锄砸向证人,致其惨死。
以上两个案例都表明一个现象:证人的生命安全威胁与证人陈述义务的冲突。我国《刑法》第308条规定了打击报复证人罪:“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从这两个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关于证人保护的规定主要在于对证人遇害以后,对犯罪人的处罚,没有进行有效的事前预防。因此,即使刑诉法规定了证人作证的法定义务,但证人被害的案件频频发生,又没有全面的证人保护制度,证人担心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这样的社会环境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制度来有力改善当前的这一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证人的心理障碍。如果证人的身份能够在诉讼中完全保密,不被罪犯所掌握,进行良好的事前预防措施,罪犯就没办法进行打击报复,那么,证人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能够避免被罪犯伤害。至少能减少证人受到的威胁,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
二、证人身份保密制度的内涵与现状
证人身份保密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证人出庭作证方式,它主要倾向于保护证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份信息,消除证人出庭作证时的恐惧心理,以改善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
(一)证人身份保密制度的内涵
证人身份保密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特定的隐蔽设施对证人的身份信息、面貌特征甚或声音都进行保密,使证人秘密的参加庭审,接受控辩审三方的询问、质证,以履行证人的作证义务。证人身份保密制度具有秘密性和科技依赖性的特征。其秘密性体现在,不仅要对庭审前国家机关掌握的证人信息进行保密,还要对庭审中以及庭审后证人的身份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向外界泄露。其科技依赖性体现在采取保密措施时需要运用技术手段,如双向视听技术或声音处理技术等对证人的特征进行隐藏,证人身份保密制度必须借助于科技的手段才能实现,因此具有技术依赖性。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我国现存的法律法规中没有对证人身份保密制度的明确规定。除了在2002年10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4条规定:“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法律保护。人民法院应当对证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予以保密。”以外,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解释中没有关于证人身份保密的规定,更加没有一部专门保护证人的法律法规,但其他很多国家在这一制度上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
德国的身份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