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7 人口的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移” ——中国春运 31多亿次,40天,相当于全国人口整体迁移2次 1、劳务迁移 2、难民迁移 3、智力迁移 四、人口迁移 读图思考:这是哪一种形式的人口迁移?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劳务迁移 原因:①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对象: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 空间特征:农村向城市、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时间特征:长期——劳动力迁移 短期——农民工进城务工 读P21图5.22和5.23思考:1984年以来,我国人口移动的规模变化如何?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变化? 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年龄构成:青壮年人口占绝对优势 性别结构:男性占绝对优势 迁入地 迁出地 利: 弊: 利: 弊: 增加了劳动力人口、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加大迁入地的住房、就业、交通、治安等压力 通过收入转移、回乡投资等方式促进迁出地的经济 发展 劳动力严重短缺;出现妇老农业、留守子女等问题 农民工进城务工,对于迁入地和迁出地都会有哪些影响? 对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来缓解? 2.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投入,给予农村 地区同等的生活待遇 1.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列举你知道的难民迁移事件 原因:战争、自然灾害 2.难民迁移 阅读书本P22,智力迁移和劳务迁移有何异同点? 3.智力迁移 共同点:发展中地区→发达地区 不同点:劳务迁移对象主要为低学历、从事简单的技术、体力劳 动;智力迁移对象主要为高学历、从事高技术、脑力劳动 4.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移民 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被证实后,美国沸腾,世界震撼。近在咫尺的圣弗朗西斯科最先感受到淘金热的冲击,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停了业,海员把船只抛弃在圣弗朗西斯科湾,士兵离开了他们的营房,仆人离开了他们的主人,涌向金矿发现地;农民们典押田宅,拓荒者放弃开垦地,工人扔下工具,公务员离开写字台,甚至连传教士也抛弃了他们的布道所,纷纷前往加利福尼亚 5.资源开发吸引的移民 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五、人口容量 两个地方哪里的人口容量更高? A B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 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容量高 从人口容量角度分析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的原因 日本国土面积仅37.7万平方千米,人口高达1.26亿 沙特阿拉伯面积224万平方千米,人口只有1800万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科学技术越发达,人口容量越高 3、地区开放程度 2、科学技术条件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高 ???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有多食粮、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4.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多食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6%,但是却消耗了1/3的资源。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美国人这样利用资源,世界的人口容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因此,人均资源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 * 北半球人类大陆图 专题17 人口分布 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是什么? A B D C 北半球城市灯光分布图 北半球人类大陆图 北半球人类大陆图 一、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大于100人/平方千米 人口稠密区 小于1人/平方千米 人口稀疏区 大洲 人口数(亿人2001年) 占世界总人口百分比(%)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04年) 自然增长率(%) 亚洲 37.20 60.6 88.1 1.8 欧洲 7.27 11.8 72 0.8 非洲 8.18 13.25 29.3 3.0 北美洲 4.92 8.03 21.1 1.3 南美洲 3,50 5.72 20.5 1.7 大洋州 0.31 0.5 3.2 1.7 问: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最密的大洲、最稀疏的大洲人口? 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找出主要的4个人口稠密区 西欧 南亚 东亚 北美 东部 二、人口分布特征——极不均衡 1.四大稠密区——西欧、南亚、东亚、北美东部 阅读地图册“世界政区图”,四大人口稠密区主要包括哪些国家? 阅读书本四大人口稠密区概况,找出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密度最小的分别是哪个? (MAX) (MIN) 同是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西亚无法成为人口稠密区? 南亚 东亚 人口稠密区 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地形类型 四大 人口 稠密 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危岩综合治理 - 地质科学.pdf
- 重庆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系统需求情况说明 -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 .doc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 β及crp 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df
- 重视通过改变环境因素预防结直肠癌的研究 - 胃肠病学.pdf
- 重要领域密码应用情况调查表 - 福建省商用密码网.doc
- 重要- 一种焦化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及组合处理系统pdf.pdf
- 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商用密码检查情况表 - 广东省密码管理局.doc
- 周四军经济预测与决策本科教学大纲.doc
-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网络可视性 - cisco.pdf
- 啁啾飞秒激光脉冲在zk7 玻璃中成丝传输的物理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