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word版)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版)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宿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卷分别交回。率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①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盛唐诗歌,常被诗评家以“盛唐气象”四个字将它与其它时代的诗歌风貌相区别,这种概括有助于更明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特征。但对于这 样的概括,一方面有人望文生义,把“盛唐气象”理解为单纯的对时代的颂歌,对唐帝国文治武功的夸耀,以及对躬逢盛世、如鱼得水的情感抒发。另一方面有人回 转过来通过检查盛唐诗歌发现其中并没有多少歌颂盛世之作,相反,许多诗歌是表示对现状的不满,包括对种种阴暗面的揭露、抗议,因而认为“盛唐气象”一词, 是对开元、天宝诗歌主流的歪曲。以上两种看法皆失之片面,而根源在于对“盛唐气象”涵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② “盛唐气象”的概念来自严羽。严羽《沧浪诗话·考证》云:“‘迎旦东风骑蹇驴’绝句,决非盛唐人气象。”严氏辨其“非盛唐人气象”,显然是指“迎旦东风骑 蹇驴”瑟缩委琐,见不到盛唐人的笔力,也缺少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这与严氏《答吴景仙书》所云:“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可以说是分别从正反两面对“盛唐气象”涵义的一种阐发。因此“盛唐气象”指的是诗歌风貌,具体即指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与内客上是否直接歌颂国家 之盛,歌颂文治武功,乃至粉饰太平,本不是一回事。 ③ 具有“盛唐气象”的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发出怨 怼之词。感激与怨怼看似相反,但实际上联系非常紧。感激而望成就功业,遏挫即成怨怼。所以在具体作品中,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④ 盛唐诗人的感激之作,理想主义色彩很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它是为时代的召唤、时代的需要所吸引,要轰轰烈烈大干一番的人生意气和事功 精神的表现。盛唐人的这种感敏奋发,颇不同于一般狭隘的个人名利追逐,它往往表现自建功立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乃至奉献精神的结合。由于主体精神强旺,盛唐 人谈起建功立业,又往往表现得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套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谓壮怀激烈。 ⑤ 盛唐诗人的怨怼之作,包含着诗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但盛唐诗人要求于那个时代的往往不是简单的仕途出身,不是薄禄微官问题,而是要成就“济苍生,安黎元” 的大事业。这种宏愿,在玄宗统治后期是只好落空的,以致出现了类似鲲鹏太大,海水和风力无法支持的矛盾。但冲突的内容既然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展开的,就仍然 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非同一般的气魄与力度。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盛唐气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唐气象”的概念来自严羽,已体现了盛唐诗歌的特征。 B.“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风貌。 C.“盛唐气象”体现了盛唐人的笔力和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 D.“盛唐气象”是诗歌的风貌特征,它与诗歌内容没有联系。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列举了对“盛唐气象”的两种片面理解,并指出其根源在于对“盛唐气象”涵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B.第二段中引用了严羽的话,一方面说明了“盛唐气象”的概念来源,另一方面又阐发了“盛唐气象”的涵义。 C.第三、四、五段文字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阐释了“盛唐气象”在两类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 D.在论证方式上,这篇文章采用了先驳后立的方式;在论证方法上,这篇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夸耀唐帝国文治武动、歌颂盛世的盛唐诗作都不具有“盛唐气象”。 B.盛唐诗人的感激之作和怨怼之作,都带有盛唐诗人的理想主义色彩。 C.盛唐人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渴望建功立业,因而其主体精神强旺。 D.盛唐诗人因为“济苍生,安黎元”的宏愿始终落空,所以产生怨怼。 ?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冯胜,定远人。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悦,俾居幕府,命国用典亲兵,委以心腹。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 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为都督同知。引兵溯河,取汴、洛,下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