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全
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
技术体制
(暂行规定)
(初稿)
2004年4月
目 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1
4 总则 2
5 网路结构 3
5.1 系统结构 3
5.1.1 系统结构 3
5.1.2 无线覆盖的区域结构 6
5.2 GSM-R网络结构 6
5.2.1 移动业务本地网网络结构 6
5.2.2 全国GSM-R网的网络结构 7
5.3 网间互连互通 7
6 路由计划及接续要求 8
6.1 电路群的设置 8
6.2 路由选择 8
7 编号计划 9
7.1.1 适用范围 9
7.1.2 编号原则 9
7.1.3 编号计划 9
8 业务与功能 10
8.1 提供的业务 10
8.1.1 终端业务 10
8.1.2 承载业务 11
8.1.3 补充业务 12
8.2 铁路基本业务和应用业务 15
8.2.1 铁路基本业务 15
8.2.2 铁路应用业务 16
8.3 提供的网络功能 16
8.3.1 支持基本业务的网络功能 16
8.3.2 支持移动操作的网络功能 17
8.3.3 呼叫处理的附加网络功能 17
9 频率配置 18
9.1 工作频段 18
9.2 频道间隔 18
9.3 双工收发间隔 18
9.4 发射标识 18
9.5 频道配置 18
9.6 干扰保护比 19
9.7 载波间隔 19
10 服务质量 19
10.1 传输质量 20
10.2 接续质量 21
11 接口与信令 21
12 通用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系统(GPRS) 22
12.1 网络结构 23
12.1.1 GPRS骨干网结构 23
12.1.2 本地网组网原则 23
12.2 路由组织 23
12.3 服务质量 24
12.3.1 优先等级 24
12.3.2 延迟等级 24
12.3.3 可靠性级别 24
12.3.4 吞吐量 24
12.4 接口与信令 25
12.5 网间互连 26
13 智能网体系结构 26
13.1 智能网体系结构 26
13.2 智能网路由组织 28
13.2.1 话音网的网路组织 28
13.2.2 数据传送通道的组织 28
13.3 接口与信令 29
14 支撑系统 29
14.1 信令网 29
14.1.1 信令网的网络结构 29
14.2 同步要求 30
14.2.1 同步原则 30
14.2.2 同步等级结构 30
14.2.3 时钟等级 31
14.2.4 同步设备进网要求 31
14.2.5 备用同步链路 31
14.3 网络管理 31
14.3.1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31
14.3.2 各管理层的主要功能要求 31
14.3.3 本地级移动网操作维护中心OMC 33
14.3.4 全国GSM-R网络管理中心 35
14.3.5 网络管理系统接口要求 35
14.3.6 话务统计 36
15 设备进网要求 36
15.1 NSS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 36
15.1.1 MSC/VLR的基本进网要求 36
15.1.2 HLR/AUC的基本进网要求 39
15.2 BSS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 39
15.2.1 功能要求 39
15.2.2 BSS无线设备技术要求 40
15.2.3 接口与信令 42
15.2.4 同步要求 42
15.2.5 操作维护 42
15.2.6 可靠性 42
15.3 移动台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 42
15.3.1 功能要求 42
15.3.2 性能要求 42
15.3.3 接口与信令 46
15.3.4 可靠性 46
15.4 固定用户接入交换机FAS 46
15.5 智能网设备进网条件 46
15.5.1 SSP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 46
15.5.2 SCP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 47
15.6 GPRS设备进网条件 49
15.6.1 SGSN的基本进网条件 49
15.6.2 GGSN 50
范围
本技术体制规定了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以下简称GSM-R网)的网路结构、编号计划、路由计划及接续要求、业务和功能、频率配置、服务质量、接口与信令、支撑系统、设备进网以及其它主要技术条件的要求。
本技术体制适用于GSM-R网的网络规划、产品开发、工程设计、通信组织、设备配置、运行管理。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本技术体制引用以下标准:
TZ019-95《900MHz TDMA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YDN088-1998《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
YDN 031-1997《智能网技术体制》
中国电话网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
数字同步网规划方法与组织原则
GF-002-90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 .PPT
- 6启动目标程序执行.PPT
- 6路配料控制柜使用说明 - 北京晨光生威测控技术有限公司.DOC
- 8-锁相环路1.PPT
- 821自动控制原理- 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DOC
- 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题课题立项建议的请示 - 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DOC
- 8附件 - 广东第二人民医院.DOC
- 8 收费站其他辅助硬件设备规范 - 广东公路管理局.DOC
- 7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 江苏统计局.DOC
- 8试验法简介.PPT
- HD-GP-Ⅲ型高频电子线路试验箱简介.DOC
- GPU辅助的并行计算相位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DOC
- HT-7上PLC控制的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DOC
- GPS卫星图片GPS卫星的特点.PPT
- IEC 60870-10模拟主站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PDF
- Internal Inspection Guideline for Heater 取暖器验货指引 - 外贸验货员网.PPT
- III Vuser - 用户行为模拟器3配置Run-Time setting - 51Testing.PPT
- ISO 9002000版质量认证.PPT
- IONA CORBA中间件平台-Orbix.PPT
-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and Laboratories ISCAL 资讯安全课程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