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技艺-扯铃基础篇
授課老師:陳志鵬 大綱 一、前言 二、扯鈴的起源 三、扯鈴的種類 四、扯鈴的組成 五、扯鈴線 六、繞線方法 七、運鈴方法 八、基本動作 九、注意事項 十、扯鈴學習單 一、前言 扯鈴是我國相傳久遠的民俗技藝,不但可隨時隨地進行,花式玩法更是變化多端。 國內的扯鈴表演團常到國外表演,並深獲讚賞,享譽國際。 二、扯鈴的起源 隋唐時期 扯鈴叫做「放空鐘」 在楊政宗、蔡景昌著的(扯鈴123)中提到:「在隋唐年間,雜技盛行,洛陽、長安經常有身懷絕技的藝人表演魔術、踢毽子、繩技或放空鐘。」 宋朝時期叫做「弄斗」 大陸學者劉蔭柏:宋代百戲雜技項目「弄斗」是扯鈴的早期形式。 二、扯鈴的起源 明朝時期叫做「空鐘」 空鐘:又稱「地嗡子」,玩法是用扯動後在地上旋轉並發出聲響,屬於單鈴的部份。 清朝時期叫做「空竹」 空竹:又稱「天嗡子」,玩法是抖動後拋入空中的玩具。 政府遷台後的「扯鈴」 民國72年中華民俗體育運動協會成立,為了不讓名稱混淆,故統稱為扯鈴。 三、扯鈴的種類 雙頭鈴 單頭鈴 四、扯鈴的組成 鈴片 軸心 鈴棍 鈴線 五、扯鈴線 傳統棉繩(白色) 尼龍繩(又稱為水線,紅色) 容易咬線,不可潮濕,易發生危險 較費力,大都採此線 六、繞線方法 1.交叉運鈴: 傳統方法,運鈴效率差,運鈴與作動作相反方向,已被淘汰 2.繞線運鈴: 改良方法,運鈴效率高,運鈴與作動作相同方向 七、運鈴方法 1.基本運鈴:適合初學者? 2.垂直運鈴:最快,比賽最常使用的方式? 3.圓周運鈴:最美,常搭配垂直運鈴使用 基本運鈴 步驟1 將扯鈴放在繩子上 步驟2 右手將扯鈴套線 步驟3 右手輕輕往上拉,左手放輕鬆 1 2 3 垂直運鈴-上下運鈴 步驟1 先將扯鈴套線 步驟2 右手往上抽 步驟3 扯鈴超過頭時,右手向下扯 1 2 3 八、基本動作 金雞上架 也叫做「扯鈴上竿」 (1)成開線,身體向右對鈴軸。 (2)右棍下,左棍上,左棍用力往上將 線拉直,鈴自動跳到右棍上。(3)待轉速弱時,右棍線端朝下,使落 線上,恢復運鈴姿勢。 八、基本動作 螞蟻上樹 又叫做「猴兒爬竿」。 (1)將鈴加速。 (2)繞線一圈。 (3)左手在上不動,右手向下使力,鈴則 緩緩而 上。 (4)右手棍往上放鬆,鈴則緩緩而下。 註:兩棍端相對使鈴線與地面垂直。 八、基本動作 平沙落雁 也叫做「套鈴」。 (1)將雙棍分開,把線拉直,右棍低,左 棍高。 (2)用右手棍將鈴彈起來,(高度不要超 過胸部) (3)當鈴降到腰部時,用右棍線端接鈴, 鈴線自鈴下經由鈴上繞一圈,再接住 鈴軸。 八、基本動作 金蟬脫殼 又叫做「下麵條」。 (1)身體右轉,使鈴軸與雙棍及身體成平 行。 (2)左棍在外低,右棍在內高。 (3)按照口訣:由裡向外繞一圈,再由外 向裏繞一圈。兩棍端朝下就可恢復原 狀。 八、基本動作 大鵬展翅 又叫做「挖鈴」。 (1)身體右轉,棍子與身體平行,右棍低, 左棍高,然後分三個動作: (2)右棍往上,左棍往下,將線拉直,鈴 會自動跳起來, (3)左棍由下往後上方拉。(保持線直) (4)右棍由上向下方對準鈴軸心直劃,就 可以勾到鈴軸,熟練之後,連續做。 八、基本動作 青雲直上 也叫做「拋鈴」。 (1)成開線。 (2)兩棍內併後向外打開,將鈴繩繃緊, 鈴即離線而上 (3)接鈴時以右棍端線或在棍端線對準鈴軸心 接,千萬不要用中線來接。 (4)右接時右棍高.左棍低將線拉直,左接則 反。 (5)接鈴瞬間,右手與鈴順勢緩衝。左手則上 提圍住鈴 九、注意事項 要練扯鈴時候先看一看線有沒有綁好。 在練扯鈴的時候請在空曠的地方並保持安全距離。 不要隨便拋鈴,要拋鈴先看看旁邊有沒有人。 避免鈴繩潮濕,潮濕較易絞線而運鈴失敗。 選擇適當鈴繩長度。 室內場地之四周牆壁、玻璃應適當防護。 九、扯鈴學習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3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VIP
- 兄弟DCP8080DN DCP8085DN MFC8480DN 8880DN 8890DW英文维修手册.pdf VIP
- 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阅读课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评定.ppt VIP
- 报联商有效沟通.pptx VIP
- 吊装作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ZJ401 楼梯栏杆建筑工程图集.docx VIP
-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课件.ppt VIP
- 2023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复习资料题库.pdf VIP
- 标准图集-14J938-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