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篇第4课气象通信系统
第4章 气象通信系统
气象通信是气象业务运转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是开展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先决条件。它的特点是网络组织高度分散,信息资料传输高度集中,信息量大,质量、时效要求高。在保证气象信息传递的前提下,气象通信同时担负预报业务、服务和行政部门通信工作。1990年,新疆气象部门自行建成了三网:通(转)报网、无线广播网和辅助通信网。气象通信工作经历了莫尔斯电码通信、电传报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4个阶段。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的建设,是新疆气象通信体制和预报系统的一次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集中了先进的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气象通信的传输和处理能力,加强了气象通信业务和天气预报业务界面的结合,建立了新的业务流程及运行模式,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功能。
9210工程的全面完成和业务化,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气象业务发展中的通信瓶颈问题,摆脱了气象通信单纯依赖电信线路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天气预报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孙祥彬)
1 新疆气象通信回顾
1.1 信息中心
1960年新疆气象局通讯台正式成立,通讯台是信息中心前身,信息中心曾归属新疆环境气象中心,职责是:负责省级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以及区气象局大院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承担:宽带业务网络的运行、维护工作;综合气象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存储及分发任务;对下级台站的业务技术指导;省级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开发任务;气象信息资料的审核和新疆气象档案馆的管理工作,相关的业务升级、拓展和新技术开发、推广等工作。是新疆气象通信枢纽。2006年在区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之后,将成立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信息中心。
1.2 通(转)报网
1953年,新疆军区司令部气象科在迪化甲种气象站所在地建成迪化气象通(转)报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讯台与国家气象中心开通了“新BQS”通信业务,开发了《气象电报交换系统》,实现了气象信息“通转报业务”的准自动化。1990年,通(转)报网设主台两处,属台17处。
1.3 气象无线广播网
⑴ 话语广播:
1954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每日广播“危险天气警报”和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1959年,新疆气象局气象话语广播台、喀什气象话语广播台建立并正式广播。
1985~1990年,春季每天12h、17h增加哈萨克语和汉语广播,23时增加维吾尔语和汉语广播。春季期间,逢4、5日,广播3天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9、10日加播10天天气预报。
喀什气象话语广播台,每天播送3天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转播自治区气象台每日08时地面和高空500hPa的点绘图电码。
⑵ 电报广播:
1960年,通信台用手键播发莫尔斯短码气象电报,广播新疆及其邻近区域的高空报。同年9月,增播地面绘图报。1963年,通信台将手键莫尔斯发报改为快机莫尔斯发报,并增播高空分析报。1976年,移频电传广播全部代替原莫尔斯报广播。每天播发02h、08h、14h、20h四次地面报和08h、20h两次高空报,其范围是北半球500多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
⑶ 传真广播:
1974年,通信台和喀什气象台接收北京气象中心播发的天气传真图。
1982年,通信台发射台开始无线气象传真广播,播发亚欧地区的02点地面分析和亚欧500hPa高空预告图,1990年,全疆43个县气象站建成传真接收站。1986年通信台开通乌鲁木齐到北京气象“三报一话”卫星电路之后,接收北京一级气象传真广播,由无线短波改为卫星窄话信道通信。
1.4 辅助通信网
气象辅助通信,是用短波单边带电台或甚高频电台,每天定时用话语方式进行通信,主要用于天气会商、传输气象服务信息和行政事务通话,是气象通信的辅助手段。1985年后,开始辅助通信网建设,到1990年,建立12个地区性的局部辅助通信网,4个莫尔斯通报站用超短波(VHF)电台代替短波电台发报,2个有线发报站也采用甚高频电台传输气象资料。
1.5 国内外气象资料收集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气象部门所需国内外的气象资料,主要依靠接收国内外无线气象广播,新疆是全国气象资料收集的主要地区之一。1953年乌鲁木齐和喀什民航气象台首先建立气象抄报组,抄收北京、兰州和苏联新西伯利亚、伯力、阿拉木图、塔什干的无线莫尔斯报气象广播。
1960通信台负责收集、转发欧洲、中近东、中北美和南美(赤道以北)及其临近海域的气象资料。1963年,新疆气象局成立国外无线气象广播侦听小组收听国外无线气象广播。1964年3月,新疆邮电国际台固定接收莫斯科一组、莫斯科二组、奥芬巴赫、内罗毕、塔什干、新西伯利亚、阿尔及尔、开罗的无线移频电传广播的气象资料,分5路传至区局通信台,除新疆使用外,转发北京和兰州。1964年9月至1966年10月新疆气象局在喀什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