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汽车行驶安全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汽车行驶安全性

5.1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极限行驶稳定性 横向倾翻的最大坡度;横向倾翻的最大 车速;纵向行驶稳定性。 5.2 汽车极限行驶稳定性 1. 横向倾翻的最大坡度 2. 横向倾翻的最大车速 3. 纵向行驶稳定性 侧向速度v:质心速度沿Y 轴的分量; 俯仰角速度ωq(pitch velocity):质心绕Y轴旋转角速度; 垂直速度v:质心速度沿Z 轴的分量; 横摆角速度ωr(yaw velocity):质心绕Z轴旋转角速度。 5.3 轮胎的侧偏特性 侧偏特性主要是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与侧偏角之间的关系。 1) 轮胎坐标系(tyre axis system) 轮胎侧偏角(side-slip-angle): 轮胎接地中心的引进方向与车轮中心平面方向间的夹角。 侧向力与产生的侧偏角α的关系曲线,称为车轮的侧偏特性。当α不超过4°~5°时,Fy与α成线性关系Fy∝α,即:Fy=kα Fy-α曲线在α=0°处的斜率称为侧偏刚度k(cornering stiffness),其单位为 N/rad (或N/(o))其值为负值,因负的侧偏力产生正的侧偏角。 因此,侧偏刚度为负值,即Fy=-FY,Fk=-kα。 垂直载荷对k的影响: G↑,Fφ↑,侧滑倾向↓,k↑ 轮胎结构对k的影响: 轮胎宽度↑, k ↑;轮胎气压↑,k ↑;子午胎: k ↑。 必须注意:轮胎的侧偏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轮胎的侧向弹性变形,与轮胎在道路上的侧滑有本质的区别。 轮胎的侧偏现象不仅影响车轮的运动轨迹,而且加剧轮胎的磨损;轮胎的侧向变形使滚动阻力增加。 参数说明:设前轮转角δ,转弯半径r, FY1,FY2:前、后轮的侧偏力。 v1,vc,v2:A,B,C三点的速度。 Fc:质心的离心力 FcY:Fc在Y方向上的分力 设汽车在水平道路上作等速圆周运动,则 作用在汽车上的侧向力为离心力的侧向分力。 4、稳态转向特性 (5) 瞬态响应(transient state response) 汽车转向特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渡状态的运动状况。 瞬态响应性能好的汽车,从过渡状态到稳运动状态的过程中应该是波动最小而响应最快。 瞬态响应为一强迫振动微分方程: (6) 横摆角速度频响特性 对二自由度汽车运动微分方程 5.5 汽车转向轮的振动 汽车在行驶过程 ,有时会出现转向轮的左右摆振和上下跳动现象。 下面分别分析转向轮振动的原因: 1、转向轮的振动与共振 2、车轮不平衡的影响 3、悬架与转向传动机构的运动关系不协调的影响 5.6 转向轮的稳定效应 转向轮的稳定效应是指转向轮具有保持中间位置(直线行驶位置)及当转向轮偏移后能自动返回至中间位置(自动回正)的能力。转向轮的稳定效应主要取决于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及轮胎外倾。 1、主销内倾的稳定作用 2、主销后倾的稳定作用 3、转向车轮外倾的稳定作用 4、前束的作用 中性转向 K=0 过多转向K= 0.0019s2/m2 不足转向K= -0.0006s2/m2 0 50 100 150 10 20 vch vcr va/(km·h-1) 轴距L=3m K0 不足转向 K=0 中性转向 K0 过多转向 (2)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α1-α2) a. (α1-α2)与K的关系 α1-α2 0,则 K 0 为不足转向; α1-α2 = 0,则 K = 0 为中性转向; α1-α2 0,则 K 0 为过多转向; 不足转向 过多转向 中性转向 K0 K=0 K0 0 α1-α2 ay 图5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