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挪威的森林之精神分析
第 3 1 卷 第 4 期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年 8 月
Vol . 3 1 No . 4 J 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s College Aug . 2009
●文学
《挪威的森林》之精神分析
吴思佳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 , 广东 广州 511450)
摘要 : 日本当代文学代表作家村上春树被誉为“疗伤作家”,其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亦以独特的疗伤效果
深得人心 。该作自始至终飘荡着一种气氛 ———虚空 ,彰显着一个主题 ———死亡 ,亦反映了同时代青年的精神苦
闷与困惑 。小说中主人公们怪异的性格 、令人费解的行为成为读者讨论的重点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小说中
主人公们的所作所为一个合理的解释 。
关键词 :村上春树 ; 《挪威的森林》; 日本文学 ; 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 :I3 13 . 0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09)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百万畅销书《挪威的森 后 ,作者借小说人物渡边之口仿佛若有所悟 ,并且
林》自1987 年出版以来一直广受日本及世界各国 意味深长地道出了一句 :“死并不是生的另一个极
学者关注 ,其相关论著更是数不胜数 。作为一本 [2 ] ( P. 48)
端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着”。 可以说 ,
雅俗共赏的好书 ,其魅力何在呢 ? 究其原因 ,多数 《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们都是与“死亡”有着千
学者认为此书 自始至终飘荡着一种气氛 ———虚 丝万缕联系的存在 。可是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
空 ,彰显着一个主题 ———死亡 ,正是这普遍存在于 们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呢 ?
世间的“虚空”道出了现代人的心声 ,而“死亡”则 若要解开这个谜 ,应该从小说的主角木月以
道破了人们的心理恐惧 。诚然 ,学者们早已对“虚 及直子两人的自杀说起 。其实 ,从本书中我们可
空”和“死亡”论述得令人心悦诚服了 ,但是 ,笔者 以得到的关于木月 自杀的信息是少之又少 ,不仅
认为只从文本上探求字面意义上的“虚空”和“死 是读者 ,就连木月的好友“我”及其亲密女友直子
亡”是全然不够的 ,若想究其根本 ,还应该从各种 也参不透个中奥秘 ,而村上给读者唯一的线索就
角度 ,特别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其追本溯源 。 是由于直子的生理原因。这对青梅竹马的孩子虽
从武士道精神里我们便可解读出日本是一个 然彼此熟悉对方的每一寸肌肤 ,却怎样也完不成
对“死亡”有着特殊情感 ,且颇具深厚渊源的民族 。 真正意义上的“爱”。而且 ,两个人太过沉溺于仅
今道有信认为“死亡不是存在东西的毁灭 ,而是人 仅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如果没有“我”的存在 ,几乎
类灵魂最高的瞬间 ,是它的升华 ,是对有感觉的物 会与外界失去联系 。马克思说过“男女之间的关
[ 1 ] ( P. 44) [3 ] ( P. 72)
质实体的完全摆脱”。 这既是 日本人既有 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 木月 自觉
的生死观 ,又是村上春树在其小说《挪威的森林》 连这种“最自然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又无处宣泄 ,
里试图要诠释的一个主题 。众所周知 ,村上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