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泌尿系统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课泌尿系统疾病

概 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宿主的易感因素 致病菌的特征 (一)宿主的易感因素 小儿的输尿管长而弯曲, 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女婴尿道短, 男孩包茎积垢 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膀胱输尿管反流 双肾盂、双输尿管、后尿道瓣膜 神经原性膀胱 多囊肾 慢性疾病、药物影响 (二)致病菌的特征 80%~90%的尿路感染由肠道杆菌引起 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 其次为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等 少数为粪链球菌,金葡萄球菌等 偶由病毒,支原体或真菌、淋球菌引起 临 床 表 现 (二)复发与再感染 复发 经治疗后暂时转阴, 停药后短期内原有致病菌又现, 症状再现。 再感染 经治疗已愈, 停药后较长时间 (通常6周), 由另外一种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 (三)慢性感染 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可出现贫血、消瘦、生长迟缓、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一)尿常规 晨尿离心后镜检 白细胞5个/HP为异常 白细胞管型更具诊断意义 肾盏乳头炎或膀胱炎可有血尿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二)尿细菌学检查 1. 中段尿培养确诊 2. 尿涂片找细菌 3. 亚硝酸盐试验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MCU 静脉肾盂造影IVP 2.B超检查 ① 有UTI 症状, 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1 ② 无症状, 则要求2次中段尿培养为同一种菌种且菌落计数均≥105/m1 ③ 耻骨上膀胱穿刺尿, 细菌生长即有意义菌尿 临床评估 本次系初次感染、复发或再感染 致病菌的确定及药敏试验 感染的定位诊断, 肾实质损害程度的估计 有无尿路畸形、梗阻以及“ 反流” 及其程度 有无肾疤痕、肾功能受损,以做为拟定治疗计划及长期随访的依据 治疗原则 缓解症状 清除细菌 防止复发 保护肾功能 (一)一般治疗 休息,饮水 (二)抗菌疗法 1.急性感染的治疗 新生儿和6月小儿:静脉用药,总疗程10 ~ 14天。 年长儿上尿路感染-静脉用药, 膀胱炎或轻症者可口服给药,疗程7~10或10~14天 2.复发与慢性感染的治疗 明确基础诱因,及时纠正 疗程至少2周或更长 待尿菌培养阴性后, 再减量 维持治疗3~6个月 3.膀胱输尿管反流 综合反流程度、肾疤痕情况 手术纠正 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不宜选用广谱抗生素) 3.核素检查 99mTc DMSA对检查肾疤痕较敏感 诊断标准 病生与临床 大量蛋白尿 原因 病生与临床 大量蛋白尿 原因 病生与临床 对机体的影响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尿中多种蛋白丢失的影响 ? 血清转铁蛋白 ? 铜蓝蛋白 ? 锌结合蛋白 ? 甲状腺结合蛋白 ? 25-羟胆骨化醇结合蛋白 ? 皮质醇结合蛋白 ? IgG、补体旁路B因子 ? 脂蛋白酶:脂代谢改变、抗凝血酶Ⅲ、纤溶有关 因子,高凝状态 大量蛋白尿尤其是持续者可致肾小管间质改变 病生与临床 血浆白蛋白 30g/L 治疗前 治疗后 低蛋白血症 病生与临床 低蛋白血症 原因 尿中排出 分解代谢:肾小管处分解↑ 肝合成状态 血管通透性增加致间质中增加,血中下降 胃肠道:吸收不良,异常丢失? 病生与临床 低蛋白血症 对机体的影响 蛋白质营养不良 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渗透压下降 (25~30mmHg 降至6~8mmHg) 血容量改变 营养多种物质代谢:脂代谢 对药代动力学影响 病生与临床 水肿 下行性 凹陷性 严重者可有体腔积液 病生与临床 ①underfilled theory NS 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血浆胶渗透压↓ 血容量↓ 神经内分泌调节改变 (RAA,ADH,心房肽等) 水肿 ②overfilled theory NS 原发性水钠潴留 水肿 原因 病生与临床 血浆白蛋白↓ ↓ 脂质在肝脏代偿合成增加 脂蛋白的分解代谢障碍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5.72mmol/L) 主 要 危 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导致肾小球硬化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高脂血症 病生与临床 前言 发病机制 病理 治疗 临床并发症 诊断 临床并发症 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水肿和循环不良 蛋白质营养不良 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 气管炎、肺炎、腹膜炎、皮肤感染 感染 临床并发症 低血容量和休克 原因 体液调节机制差,强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