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殖鱼类几种易混淆鱼病症状确疹及防治方法
养殖鱼类几种易混淆鱼病症状确疹及防治方法鱼病对渔业生产威胁极大,正确诊断鱼病是防治鱼病的前提,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愈鱼病的目的。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许多鱼病症状相似而病原体却不同,往往给鱼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一定难度。直接影响着防治方法的确定。因此要认真加以区别。结合多年实践,现将几种常见易混淆的疑难症状鱼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中华鳋病与细菌性烂鳃病
以上两种鳃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两种病灶都发生在鳃部位,外观都表现为鳃发白。但患有细菌性鳃病的病鱼,症状表现为鳃丝发白且腐烂,附有污泥,严重的鳃盖骨中央开天窗,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不吃食。而患中华鱼蚤的病鱼,鳃部外观症状为鳃丝发白同时还肿胀,肉眼可见鳃丝有白色丝状蛆 状物,病鱼在水中呈垂直状,尾上翘,狂游烦燥不安的状态。
防治方法:对中华鳋病可用0.01ppm的92p鱼虫净化水全池泼洒,每月泼洒两次。也可用0.4ppm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对细菌性烂鳃病可用1ppm漂白粉或20ppm生石灰粉水全池泼洒,每三天一次,连泼一周。
打粉病与小瓜虫病
打粉病又称白鳞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这两种病鱼体均会出现“白点”。小瓜虫病肉眼可见鱼鳃及体表有小白点,病鱼瘦弱发黑,离群独游,漂浮水面,行动迟缓,消瘦而死。而打粉病为鳍酸性卵甲藻寄生的鱼病,病鱼则是背鳍和尾鳍,背部先出现白点,随着病情加剧,白点数量不断增多,由点逐渐扩展为白色的团块,在白色的团块中有充血地、的红斑,这是区别于小瓜虫的主要症状。
3 车轮虫病与白头嘴病
两者都会呈现“白头白嘴症状”,但白头白嘴病属于细菌性鱼病,直观症状为头部和嘴部都呈乳白色,主要危害夏花鱼种,放养的四大家鱼种,病情发展迅速,可致鱼大死亡。而车轮虫病可危及各种养殖鱼类,病鱼直观病症为鱼的鳃部和鱼体表寄生鱼类病原虫体,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使鱼狂燥不安,成群狂游池边,该病在水中易观察,离水观察较难,主要发病期为下塘后10天左右的鱼苗。
防治方法白头白嘴病可用1ppm 漂白粉全池泼洒来治疗。车轮虫病可用0.5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剂(5:2)全池泼洒。
4 病毒肠炎和细菌性肠炎病
以上两种病鱼肠壁均呈红色,主要区别在于病毒性肠炎常常伴有口腔、鳃盖、鳍条、肌肉等 充血现象,主要危害大规格草鱼的鱼种,属草鱼出血的一种。而细菌性肠炎感染对象主要为一龄草鱼鱼种,病鱼没有肌肉、鳍条等充血症状,而突出表现为腹部异常膨大长,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
防治方法:病毒性肠炎的防治方法:一是鱼种放养时要及时注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二是按每亩用生石灰15-25kg全池泼洒,隔天连泼,连续一周。细菌性肠炎的防治方法是以1ppm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同时每天按每公斤吃食鱼直接投喂500g活鱼宝,连续三天,或每百斤鱼第一天用磺胺胍5g第2-6天用药减半,制成药饵投喂病鱼,每天一次,连续一周。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