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期(总第44期).doc
第7期(总第44期)
宁夏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 2017年6月6日
2017年5月全区食品药品
投诉举报数据统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投诉举报受理情况
2017年5月份,全区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信息896件,较上月降低14.34%。其中:受理电话761件,接待群众来访5人次,接收信件6封,受理网络122件,总局中心交办2件。接收投诉举报459件,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举报212件,较上月增长3.41%,占受理总量的23.66%;回答群众咨询437件,较上月降低38.71%;占受理总量的48.77%。(如图1)
图1
在受理的各类投诉举报中,食品类152件,占总量的71.7%;药品类22件,占总量的10.38%;保健食品类22件,占总量的10.38% ;化妆品类11件,占总量的5.18%;医疗器械类5件,占总量的2.36%(如图2)。
图2
(二)投诉举报办理情况
5月份,投诉举报中心交办给各市、县(区)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85件,办结21件,当月办结率为24.71%,其余64件正在办理中。4月份共交办给各地各部门投诉举报98件,在限期内办结93件,未办结5件,办结率94.9%,无超期。4月份受理的投诉举报具体办结情况见下表:
办理情况
承办单位 交办数(件) 实际办
结数(件) 延期
(件) 办结率(%)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 62 60 0 96.8 永宁县市场监管局 3 3 0 100 贺兰县市场监管局 4 3 0 75 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 2 2 0 100 惠农区市场监管局 3 3 0 100 吴忠市市场监管局 4 4 0 100 青铜峡市市场监管局 3 3 0 100 同心县市场监管局 1 1 0 100 盐池县市场监管局 1 1 0 100 固原市市场监管局 4 4 0 100 隆德县市场监管局 1 1 0 100 彭阳县市场监管局 1 1 0 100 中卫市市场监管局 2 1 0 50 中宁县市场监管局 7 6 0 85.7 二、投诉举报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类
2017年5月共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152件,占总量的71.7%。其中,生产环节17件占11.18%、流通环节91件占59.87%、餐饮环节44件占28.95%(如图3)。
图3
1.食品在生产环节的问题主要是:无证生产,生产的食品过期,食品小作坊加工制作的食品腐烂变质、有异味,生产场所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环境条件、卫生要求,违反《食品标示管理规定》以及食品小作坊生产环境较差等问题。
2.食品在流通环节的问题主要是:超市、商店出售的食品过期变质,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杂掺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商家销售食品时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违法行为,消费者购买商品食用后发生呕吐、腹泻、疑似中毒的现象,商家销售的产品疑假、怀疑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
3.食品在餐饮环节的问题主要是:消费者投诉餐饮服务单位无餐饮服务许可证,餐饮服务人员无健康证,饭店内卫生情况差,饭菜内出现头发、昆虫及其他异物、餐厅使用的肉制品及蔬菜等食材腐烂变质等,部分有清真标示的餐厅使用非清真食品作为食材以及消费者就餐后出现身体不适现象,办理餐饮预付卡后商家未按约定提供餐饮服务等。
(二)药品类
2017年5月共受理药品类投诉举报22件,占总量的10.38%。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销售药品时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药品质量问题,商家销售的药品涉嫌假冒伪劣产品,违规销售或赠送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包含麻黄碱和可待因类复方制剂等),消费者使用药品后出现不良反应,药店无证经营问题,商家销售过期药品等。
(三)保健食品类
2017年5月共受理保健食品类投诉举报22件,占总量的10.38%。反映的问题包括:商家销售保健食品时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商家销售的保健食品无批准文号,商家销售的保健品价格虚高、消费者要求退货未果,商家销售的保健品已临近保质期,食用后出现不适反应等。
(四)化妆品类
2017年5月共受理化妆品投诉举报11件,占总量的5.18%。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商家销售的化妆品无合格证,商家销售的化妆品没有生产日期、有效日期,商家销售过期化妆品,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后面部出现红肿、脱皮等过敏现象等。
(五)医疗器械类
2017年5月共受理医疗器械投诉举报5件,占总量的2.36%。反映的问题包括:商家销售医疗器械时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商家销售的医疗器械为三无产品等。
报:自治区政府、区局有关领导,国家食药总局投举中心
送:各市、县(区)监管部门,区局机关各处室
- 6 -
- 5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