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崇尚默多克华文报业大亨张晓卿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一个可以与西方媒体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中文媒体网络。
美国《福布斯》杂志3月11日发布了2009年全球富豪排行榜,受金融危机冲击,富豪财富普遍大缩水,马来西亚的富豪也不例外。其中,去年上榜的常青集团兼世界华文媒体(下称“世华媒体”)执行主席张晓卿,今年却未觅踪影。
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这位华商巨富曾以11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1014位,在马来西亚前十大富豪中则位居第八。
张晓卿祖籍中国福建闽清,是马来西亚的“木业大王”,1975年创办常青集团。在1988年收购《星洲日报》前,他尚可谓名不见经传,而当2007年初其控制下的香港明报集团与马来西亚最大的两家华文传媒――星洲媒体集团及南洋报业控股合并为世华媒体,创造出全球最大华文传媒时,张晓卿早已是全马家喻户晓的名字。2002年,他还获选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会长,俨然登顶华文传媒的统霸者。
木业起家
国内外财经媒体介绍张晓卿时,一般都形容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木业大亨。1935年出生于东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海巫的他,自小家贫,家中有9个兄弟姐妹,他是长子,父亲是橡胶园工人。
中学毕业后,张晓卿原在其舅父的伐木公司任职,学习伐木技能。在那里他工作了20年,因与表兄弟不和,在年已不惑时才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1975年自创常青公司。
草创时期,常青公司不过是一间一层楼的伐木和原木出口公司,但1987年高涨的木材价格令他从中套取厚利,开始崛起成为名副其实的“木业大王”。1976年,他获得了沙捞越州4个县的伐木权。在发展木材生意的同时,开始创办实业。1985年,投资兴建了常青合板有限公司,拥有4条生产线。1989年,又投资兴建常丰胶合板有限公司,拥有7条生产线,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胶合板厂。
经过多年努力,常青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旗舰企业集团,业务遍及全球。常青集团估计占有沙捞越州80万公顷森林,每年生产300万至400万立方米原木,相当于马来西亚木材工业份额的20%至25%。旗下常成控股及常丰控股,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
常青集团也是西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大的伐木公司,估计控制了该国近200万公顷的伐木权及50%至80%的木材产量。其业务并拓展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巴西等地。日后,张晓卿之所以能以雄厚财力不断扩张他的媒体版图,得益于主要及庞大的伐木业务在背后的支撑。
据称,张晓卿一直坚持一个经营原则,即“砍树更要植树”。他深深明白,乱采滥伐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最终也会断送木材业的前途;只有森林常青,他的生意才能永续经营。其将公司取名“常青”正是此意。1994年,他出任世界森林组织中心董事,专注于保护森林资源及环境。
不过,也有报道指,常青集团大肆开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的森林,已引起国际环保组织的大力谴责。西马来西亚的环保运动领袖认为,由于他们抨击张氏大量砍伐热带雨林,才迫使他在1988年将主要伐木活动扩张至巴布亚新几内亚。
除木材业,张晓卿还向油棕业发展,成立常青油棕,在马来西亚国内买地大量种植油棕,亦有数间油棕厂在操作中。目前,集团业务已涵盖金融、出版、矿业、农牧业、房地产、贸易、旅游等多元化领域,资产总值达数百亿美元,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362位。
对于常青集团的发展奇迹,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赞叹不已。他说“常青的成功是马来西亚的典范……希望我国有更多像张晓卿这样的成功的企业家。”事业的巨大成功也为张晓卿带来了诸多荣誉,其中在公开场合中,他的名字前面都被冠之以“丹斯里”(Tan Sri),这是马来西亚联邦授勋中,继“敦”(Tun)之后第二高的荣誉,全马仅有75人拥有此名衔。
扩张媒体版图
“谦逊、儒雅、谈吐不凡,一个颇具文化气质的企业家。”熟知张晓卿的人,大都这么评价他。张晓卿不仅精通
英语、马来语、伊班语,而且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对中华文化颇有研究。对文化的痴迷使他致力于对媒体的投资,并成为享誉东南亚的“报业大王”。
1988年,张晓卿收购西马濒于破产两度停刊的华文报《星洲日报》(1929年由新加坡虎标万金油老板胡文虎兄弟创办),此举令他声名大噪。他亲自出任社长,在其精心运作和改革下,凭借独有的办报理念“正义至上、情在人间”,《星洲日报》不仅重现生机,而且现时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华文报纸。
1991年,张晓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创办英文报《国民日报》;次年,又购入马来西亚另一家华文报《光明日报》,与《星洲日报》结为姐妹报。
在美国《纽约时报》看来,张晓卿更像是泰德#8226;特纳(CNN创始人)和鲁珀特#8226;默多克(新闻集团总裁)的崇拜者。1995年,他重金收购了由查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