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实践及探索
徐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实践及探索煤炭企业属资源开采型企业。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如果继续坚持传统的煤炭开采单一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必将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衰老,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井疏干水、煤矸石等废弃物以及土地塌陷、沉降等现象,将严重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这种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煤炭企业特别是资源枯竭的老矿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彻底改变粗放开发、低效利用、污染环境的增产路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一、徐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徐矿集团是国家六部委首批核定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之一,至今已有120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年产量1500万吨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向社会供应煤炭5亿多吨,为江苏省和华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多年开采,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企业由于实施“有水快流”、“东部掩护西部”的煤炭生产方针,长期超强度开采,煤炭储量锐减,资源接续矛盾十分突出。截止去年末,企业保有可采储量不足7亿吨,其中含硫高、灰分高的劣质煤炭储量3亿多吨,以现有的煤炭储量不足以支撑企业单一的生产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在走出去整合开发异地煤炭资源的同时,加大矿区各类存量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努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需要。长期的单一煤炭开采在徐矿集团积累了17座煤矸石山,堆存量达1200余万吨。在生产过程中,每年还排出矿井水4000多万吨,无法完全综合利用。此外,还有近2.5万亩采煤塌陷地未得到复垦,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也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为此,徐矿集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治,但一直未摆脱“开采―污染―整治,再开采―再污染―再整治”的怪圈。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反复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矿区生产、环境的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积极应对挑战,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内在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徐矿集团针对资源衰竭现状,试图通过发展非煤产业、走多元化经营之路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兴办了一批多种经营项目,这些项目对安置分流人员和提高煤炭主业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产业跨度太大,以及人才、技术、机制等多面的约束,经济效益普遍不好,一些企业还被迫关闭破产。面对国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迅速崛起的严峻形势,徐矿集团在资源的竞争上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单纯依靠煤炭的增产增收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将现有煤炭资源做精做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配套发展与煤炭关联程度较高的电力、建材等相关产业,延长煤基产业链,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矿区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
二、徐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条件
一是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徐矿集团是江苏省唯一的省属产业企业。企业专用铁路与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接轨,京杭大运河贯穿其间,矿用公路与京沪、京福、连霍等高速公路和20多条国道省道交错成网,交通十分便利。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矿区所在地徐州被列为火电发展基地,徐矿集团煤电一体化战略,完全符合江苏省电源点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同时,徐州是江苏重点建设的四大都市圈之一,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中心,建材等产品销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具有充足的人才优势。徐矿集团长期坚持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发展电力产业,筹建了3×50MW机组的?城劣质煤坑口电厂,并拥有水泥厂、防水材料公司等一批建材骨干企业,培养了一批电力、建材方面的技术管理人才,为煤电建材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人才保障。
三是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徐矿集团通过几年来的强化管理、结构调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企业总资产已超过百亿元,2004年完成营业总收入约85亿元,实现利税约7.88亿元,这为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徐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多年以前,徐矿集团就着手延长煤炭产业链、进行煤炭产品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先后筹建了一批坑口洗煤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