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課程: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專題 授課老師:陳麗欣 老師
期末報告主題:個案研究法 研 究 生:路蓮婷
報 告 大 綱
壹、前言………………………………………………………………………………2
貳、紮根理論研究法之內涵…………………………………………………………2
一、意義……………………………………………………………………………2
二、方法與策略……………………………………………………………………3
三、紮根理論的目標………………………………………………………………5
四、理論觸覺………………………………………………………………………5
參、紮根理論的歷史發展與哲學淵源………………………………………………6
一、歷史發展………………………………………………………………………6
二、紮根理論的哲學淵源…………………………………………………………6
肆、實施紮根理論研究之設計原則與程序…………………………………………7
一、設計原則………………………………………………………………………7
二、實施程序………………………………………………………………………7
伍、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特徵、限制與貢獻…………………………………………14
一、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特徵………………………………………………………14
二、紮根理論研究法的限制批評………………………………………..………14
三、紮根理論研究法的貢獻…………………………………………………..…15
陸、紮根理論研究的評估標準…………………………………………………..…15
一、從研究過程中來評估…………………………………………………..……15
二、從研究結果的經驗性基礎……………………………………………..……16
柒、結論……………………………………………………………………………..16
參考資料……………………………………………………………………………..17
紮根理論研究法
壹、前言
研究不只是對於「外在」現象的瞭解,它也反映了我們的先前理解;同時它讓我們反省我們原來是怎樣看世界的。然而每一個研究,不只是在白紙上加了一些圖案,或是在檔案櫃裡增加一些資料而已,它是透過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並促使了研究者的自我學習與轉變。本文以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就其內涵、歷史發展與哲學淵源、研究設計、評估標準、及其特徵、限制與貢獻等,做一全貌的探析。除進一步對個人所感知的主觀世界,能有新的概念與詮釋外,並期對未來有興趣進行紮根理論研究者,有助於在實務上的運用。
貳、紮根理論研究法之內涵
意義
紮根理論乃由Barney Glaser 與Anselm Strauss兩位學者所創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紮根理論的描述亦進行補充與修正,對其意義的詮釋亦有不同的見解臚述如下:
Glaser Strauss(1967:1)對於紮根理論的定義是:在於如何從資料中發展理論,而這就稱之為紮根理論。亦即是紮根理論強調在社會研究中經由系統化的施行與分析以獲得理論。
Strauss(1987:5)對紮根理論的定義是:紮根理論方法論的出現在質化資料上是朝向發展一個理論,無需要委託任何特別的資料,研究的管道。紮根理論並非是一個特別的方法與技能,它是進行質化分析的一種方式,它包含了一些區分的特徵,例如理論性抽樣(theoretical sampling);某種方法論的引導,例如持續的比較及使用一譯碼的典範(coding paradigm),確立一概念化發展。
Strauss與Corbin(徐宗國譯,1997:25)認為:紮根理論是用歸納的方式,對現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結果。換言之,紮根理論是經由系統化的資料蒐集與分析,而發掘、發展,並已暫時地驗證過的理論。因此,資料的蒐集和分析,與理論的發展是彼此相關、彼此影響的。發展紮理論的人,不是先有一個理論然後去證實它;而是他先有一個待研究的領域,然後自此領域中萌生出概念和理論。
吳芝儀、廖梅花(2002:19)對Strauss與Corbin所談到的紮根理論亦另有一番解釋,認為他們指的紮根理論是透過系統的蒐集和分析資料的研究歷程之後,從資料所衍生而來的理論。在此一方法中,資料的蒐集、分析和最後形成的理論,彼此具有密切的關係。研究者在發展其研究案時,心中並不存在一個預先構想好的理論(除非他的目的是要推衍和擴充現有的理論);而是研究者從一個研究的領域開始,並允許理論逐漸從資料中浮現出來。理論衍生於資料,比僅是依據經驗或透過推測(事情應如何如何)就將一系列的概念聚合在一起,更為接近「現實」(reality)。由於紮根理論係從資料所建立起來的,更能提供洞察、促進理解,並對行動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