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及第232000年)情况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1995
年)及第23 届联大特别会议成果文件(2000 年)
情 况 报 告
第一部分 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国作为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道国和《消除
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有关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始终把保障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作
为义不容辞的国家责任。世妇会召开19年来,中国将包括性
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
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
子平等的权利,不断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保障妇女平等依
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
展成果。同时,中国认真实施千年发展目标,采取多项举措
促进有关妇女和女童目标的实现。
一、总体成就
1、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实现两性平等提供坚强
保障。中国宪法鲜明地确立了男女平等原则。1995年中国国
家主席江泽民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上提出“把男女
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使性别平等
1
由观念意识上升为国家意志。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
法》提出“国家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确立了国策的
法律地位。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中国执政党引领性别平等走向
主流价值的政治承诺。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国家意志
和法律权威上保障妇女在经济活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
地位、权利和作用,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
化,破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文化糟粕。贯彻男女平等基
本国策,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立场,尊重
妇女首创精神,推动实现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方面发展权利与发展资源上的平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
惠及全体妇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
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充分表明中
国执政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高度重视促进性别平等。
2、制定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通过目标措施引领性
别平等发展。从1995年始,国务院制定发布了 《中国妇女发
展纲要(1995—200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
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三个纲要,
从明确目标责任、完善法律法规、设计顶层制度、落实相关
政策等方面,有序推动中国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中国
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通篇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
2
策,积极倡导性别平等;主张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与落实妇女
现实权利协同推进;增设妇女与社会保障领域,凸显政府对
妇女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与人文关怀;57项主要目标有26项
涉及了政府为妇女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以性别平等公
共政策促进妇女的可持续发展。
3、不断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从制度设计上
实现性别平等。20年来,中国制定或修订了收养法、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义务教育法、
婚姻法、就业促进法、残疾人保障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法律援助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流动人
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20余部保
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条文进一步完善。截止
2013年底,31个省(区、市)修订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
法,29个省(区、市)人大出台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
地方法规。今年 《反家庭暴力法》(草案)正在研究起草。
性别平等原则在法律制定中进一步体现。2010年3月全
国人大《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第六条第一款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
具有广泛性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
3
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2010年修订的《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第六条规定:“村民委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