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知识 - 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综合知识
1 、何谓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人为灾害?人为自然灾害? “灾害”,广而言之,大体可以说,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统称之为灾害。“天灾”是指自然灾害,“人祸”是指人为灾害。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而其表现形式也有两种,即自然态灾害和人为态灾害。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产生的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产生的而且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则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而把由自然变异所引起的但却表现为人为态的灾害则称之为自然人为灾害,如太阳活动峰年发生的传染病大流行。把由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则称之为人为自然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而定。 2 、自然灾害按成因可分几大类?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它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对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以及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发生。若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划分,中国的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 1 )气象灾害和洪水: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 ( 2 )海洋灾害与海岸带灾害:由水圈变异活动所引起。 ( 3 )地质灾害和地震:由岩石圈活动所引起。 ( 4 )农、林病虫草鼠害:由生物圈变异活动所引起。 ( 5 )人为自然灾害:由人类活动所引起。 需要指出的是,前面所列举的灾害成因是指其主导作用的因素而言,实际上,太阳与其它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整体运动与变化以及由各个圈层的活动所造成的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等等,对每一个圈层自然灾害的产生都会发生一定的作用。 3 、何谓突发性自然灾害?何谓缓发性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子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象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之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杂草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年度核算,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故称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一般说来,突发性自然灾害容易使人类猝不及防,因而常能造成死亡事件和很大的经济损失。缓发性自然灾害则影响面积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若不及时防治,同样也能造成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 4 、中国有哪些重要的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 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中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结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 1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 2 )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 3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 4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 5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 6 )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 7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5 、何谓减灾,减灾观念是怎样发展的? “减灾”,顾名思义就是减少或减轻灾害嗲损失,在观念上它是尽人类之所能去减少灾情,而不是“人定胜天”去控制灾害的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系列的政令中都贯彻减灾的工作方针,如 1952 年代月 31 日,政务院发出的《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中指出:“荆江分洪工程完成以后,如长江发生异常洪水需要分洪时,既可减轻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并可减少四口(松滋、太平、藕池、调弦)注入洞庭湖的洪量”。 19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pdf VIP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pdf VIP
- 《装配式装修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课件——模块七:装配式装修卫浴部品体系设计.ppt VIP
- 《全装饰住宅部品集成技术》课件——模块六:集成厨房部品体系设计装配式装修.pptx VIP
- 破晓剧本(红色剧目).docx VIP
- 《装配式装修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课件——模块六:集成厨房部品体系设计装配式装修.ppt VIP
- 国际投资(第六版)课件 SolMcL_6e_ch10.ppt VIP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习题-04收纳系统设计.docx VIP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标准化.pptx VIP
- 常用电子管参数及脚位5.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