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内容提要 1.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 (1)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 (2)作用机制 (3)常见不良反应 2.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包括水杨酸类、苯胺类 、吲哚类、芳基乙酸类、芳基丙酸类、烯醇酸类 、吡唑酮类、烷酮类、异丁芬酸类等 内容提要 3.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包括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等。 4.抗痛风药 痛风药物按药理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 (2)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苯磺吡酮、苯溴马隆等; (3)抑制白细胞游走进入关节的药物如秋水仙碱等; (4)一般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如NSAIDs等。 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性,掌握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2. 熟悉: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和各代表药物,熟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了解: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 【定义】 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称为NSAIDS。 解热镇痛药的化构不同,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相似 一、共同药理作用 1. 解热作用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因此,不宜见热就解。由于T过高能消耗体力,并引起头痛、失眠、惊厥等,解热对症疗法很有必要。 对小儿、年老体弱慎防虚脱。 作用机制:抑制中枢环氧化酶(COX),阻止PG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作用。 其解热作用的强弱与抑制COX活性呈正相关。 2.镇痛作用 【特点】 1.对轻、中度疼痛,慢性钝痛疗效佳, 2.对内脏绞痛、创伤性剧痛无效。 3.镇痛时不产生欣快感,无耐受性、无呼吸抑制。 4.作用机制:抑制炎症部位PG合成。减轻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 5.作用部位:在外周。 【机制】本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抑制PG合成,产生抗炎、抗风湿作用。 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体内活性物质,对致炎致痛物质有增敏作用。 1.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对症治疗作用; 2.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退热、止痛、抗炎、消肿效果,但无病因治疗作用,不能根治,只能延缓和减轻器质性损害的发生。 (3)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延缓角膜老化等作用。 ①抑制环氧化酶(COX)→抑制PG合成; ②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抑制组织损伤。 近年来发现COX有两种同工酶,简称COX-1与COX-2,两者为同分异构体。 COX-1存在于血管、胃和肾等组织,可参与血管张力的调节等一些生理反应。 COX-2则存在于炎症组织中,由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诱导产生。 目前认为NSAIDS抑制COX-1是引起不良反应的毒理学基础,抑制COX-2是NSAIDS是挥发药理效应的基础 NSAIDs对COX的选择性作用 防治或降低NSAHID不良反应的发生: (1)寻找安全有效的NSAHID; (2)研制NSAHID新型制剂,如NO-aspirin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血栓作用, 将成为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想药物 第二节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一、水杨酸类 二、苯胺类 三、吡唑酮类 四、有机酸类 (一)吲哚类 (二)芳基乙酸类 (三)芳基丙酸类 (四)烯醇酸类 (五)烷酮类 (六)异丁芬酸类 阿斯匹林(乙酰水扬酸,Aspirin) 3.可通过血脑屏障及胎盘屏障;4.尿液的pH变化对其排泄影响大。 (1)在碱性尿中药物易排出。故同服碳酸氢钠可促其排泄。 (2)在尿酸性中药物排出减少。 小剂量(1g )——恒比消除(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大剂量(1g)——恒量消除(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大剂量水杨酸t1/2延长为15~30h,血浆中游离水杨酸增高,可出现中毒症状。 3、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小剂量(25~75mg/d或50~100mg/d )可用于预防脑血栓及心肌梗死。 注意: 阿斯匹林高浓度时能抑制血管壁中COX(PG合成酶),使PGI2合成减少,促进血栓形成。这是因为PGI2 是TXA2的拮抗剂,它的合成减少可促进血栓形成。所以防止血栓形成宜采用小剂量(25~75mg/d)。 防治: (1)采用饭后服; (2)同服抗酸药或选用肠溶片; (3)合用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17五班《养成良好习惯规范仪表仪容》主题班会(吴光明).ppt
- 13和时间赛跑2涂耀伟整理.ppt
- 150501诗歌那么美我们一起看zhong.ppt
- 16-17版04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ppt
- 16-17版第1单元语文存在的家园语言的演变.ppt
- 16syscallarm--系统调用.ppt
- 16-17五班“感恩有你”主题班会(吴光明).ppt
- 16-17五班我运动、我参与、我快乐、我健康主题班会Microsoft-PowerPoint-.ppt
- 16《紫藤萝瀑布》上课用.ppt
- 1508班分科后第一次班会.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